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正文

篇一:《绿色奇迹》观后感

《绿色奇迹》观后感

——关于人性的思考

人性——指人的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总和,是人的一切属性的统一。这部影片着重阐述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

总觉得这部影片在阐述人性时太过于简单的把人分为好人和坏人,保罗、约翰、甚至包括死囚戴尔都在好人阵营;而华顿和佩西则是电影中的反派。性善性恶论争论了上千年,至今都没有个确切的答案,也许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影片中,拥有特异功能的约翰或许是善的化身,他感受他人的痛苦,帮他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依旧记得约翰说得最多的话是“我累了”,“我怕黑”或许是因为人世间的苦难太多,太黑暗了,约翰最终选择了死亡。总觉得华顿是约翰的反面,他是一个坏到极点的人,用两个小女孩之间的爱杀害了她们。他似乎很机敏,很难对付,这点他不同于佩西。佩西似乎有虐待狂的倾向,他喜欢打囚犯,看他人遭受痛苦,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麽会这样,也没觉得这样有什麽不好。保罗是一个平凡的狱卒,但他善良,明智,懂得去帮助他人,他没有约翰的超能力,所以他更像一个人。有性欲,工作认真,帮助他人,懂得如何教训坏人。

恩格斯曾经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 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影片中的约翰更多表现出的是悲天悯人的神性,而华顿则将人的兽性毫无保留的表现出来,并以此为乐。佩西虐待狂的倾向也是兽性的一种表现,不过他自己不知道,并受之支配而已。保罗身上不能说没有兽性,只能说他能很好的控制这些,遵从社会的道德规则。

要谈怎样做一个正直而明智的人,保罗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尊重囚犯,帮助朋友,惩罚坏人,做所有他应该做的事;并且他懂得如何很好地完成这些事,并且决不强求,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所以要做一个正直而明智的人,就要像他那样服从现有的道德规范,尽自己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以意识或理智控制自己。

篇二:绿里奇迹观后感

绿里奇迹观后感

篇一:绿里奇迹>观后感

《绿里奇迹》分为六部,原作为连载小说每月推出一部,于是成就了一个出版业中的奇迹:所有的六部同时全部荣登《纽约时报》畅销榜单,十本书的位置竟被占去了六本。合为一卷的完整版则毫无悬念地冲顶榜首。

州立冷山监狱死囚牢房的走廊上铺了绿色的油毡,因此这条在其他监狱称为“最后一英里”的不归路,在冷山就被叫成“绿里”。那是1932年的事,当时死囚在走过“绿里”之后要上的是电椅。斯蒂芬·金似乎一直对监狱不能释怀,这一部,自然还是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正是监狱小说中的杰作。这也难怪,正是在这最接近地狱的“绿里”上,人性的善、恶才彰显得格外清楚,其间的角斗、对人性的拷问才格外惊心动魄。“恐怖小说之王”掘发“人类灵魂深处种种美丽的和悲剧的道德真相”的一出大悲剧,在死囚身上展现人性的光彩,在地狱之中梦想着天堂;感天动地,震撼人心。

分三天,一天两部,昨晚正式看完了这本斯蒂芬·金的代表作。

倒是很久没有这种震撼的感觉了??那种让你想写>读后感写了标题之后又不知道怎么下笔最后把比方下的感觉??

《绿里奇迹》为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是保罗·埃奇康比——州立冷山监狱的一位看守。这个>故事由狱守和囚犯们共同演绎。

珀西·韦特莫尔,与州长有姻亲关系,整天拎着胡桃木警棍专横跋扈张牙舞爪,但实际上外强中干,在一个死囚犯闹事时吓得魂飞魄散。他似乎仇视这里一切美好与快乐。他用残酷至极的手段执行了一次死刑,那时他人性中的残忍狠毒报复暴露无遗。他对着德拉克罗瓦先生的老鼠朋友叮当先生一脚踩下去,在脊骨的断裂声和鲜血的喷溅中他竟笑着说:“我知道他会落在我手里,这是迟早的??”

德拉克罗瓦先生,一个因杀了五六个人(具体罪名我记不清了)而判处死刑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日中找到了快乐——一只被它称作叮当先生的小老鼠。面对这只老鼠身上,人性善良的一面显现了出来。他买了一个雪茄盒,装上棉花作为叮当先生的房间,满心欢喜地看着它大嚼自己给它的的薄荷糖,“就像钢琴家父亲看着五岁的儿子弹练习曲。”他用蜡笔将一个线轴涂上颜色,像马戏团里那样扔出线轴之后叮当先生同鼻子顶回来。这些,成了这充满死气与绝望的监狱中主要的乐趣。看着德拉克罗瓦先生与叮当先生游戏,又有谁能把德拉克罗瓦先生与他的罪名联系到一起?叮当先生给他带来了>温暖与慰藉,他在上电椅前,流着泪与叮当先生告别。最后托付给保罗·埃奇康比的事,就是叮当先生——“就这个,别伤害他??头儿,别让那坏蛋伤害我的老鼠。”不幸的是,在那个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夜晚,德拉克罗瓦先生在心脏停止跳动前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与折磨——拜珀西·韦特莫尔所赐??

威廉·沃顿,19岁,胳膊上带着“野小子比利”的刺青,冥顽不灵,身负多条人命,

残忍狠毒。在监狱中一次甚至用锁链勒住一位狱守的脖子(就是那次混乱吓得珀西魂飞魄散)。他似乎是一个罪恶与人性阴暗面的集合??

最后是《绿里奇迹》的“书胆”——约翰·柯菲,这个仿佛上帝派来的天使一样的人。他是个黑人,身躯庞大,因为强奸了两个小女孩并残忍斯杀害了她们而入狱。发现他时,他抱着两个小女孩裸体的尸体泪如雨下:“我制止不了,我想克制的,可是来不及了。”他入狱后,几件事的发生改变着与守门对他的看法。柯菲有一种神奇的本领——他能吸去人们的痛苦与伤病,让它们在空气中烟消云散。他奇迹般地医好保罗·埃奇康比的病,奇迹般地让被珀西·韦特莫尔重创的叮当先生起死回生??他善良、真诚,宽厚仁爱,会为别人不幸的遭遇落泪??保罗·埃奇康比不相信这样的他会做出那样的禽兽之举。疑点也出现了,凶手在绑走两个女孩前先用香肠吸引了女孩家的狗,之后用肉铺的麻绳绑好了剩下的食物,但是柯菲是不会打绳结的??最后,真相还是被保罗发现了——但是,这个案子无法重审,柯菲是清白的,但他还是得走上绿里,走向电椅??这个上帝派来的奇迹,这个来到人间祛除苦难的天使,最后却得到了这样的结局??

头儿,我真的厌倦了我听到和感到的痛苦了。我厌倦了整天在大路上流浪,>孤独得像雨天里的小鸟。没有朋友和我在一起,告诉我我们来自哪里,要到哪里去,又为了什么。我厌倦了人们你恨我我恨你。我感觉就像脑袋里扎满了玻璃碎片。每次我都想帮人一把,可总是帮不上,对这我也厌倦了。我不想再呆在黑暗中。大部分时间我都很痛苦。太多痛苦了。如果我能了结这一切,我愿意,可是我做不到。

——柯菲

有人觉得柯菲的英文与咖啡同音也有意寓:人世间本来就是苦的,只有当你习惯和适应后,你会发现原来苦中也有美的滋味。

几年后,保罗·埃奇康比和妻子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车祸。抱着身受重伤奄奄一息的妻子,保罗大声呼喊着“柯菲”,然而没有人回答,只有燃烧的汽油和燃烧的尸体味,只有雨水不间断地从灰色的天空倾注而下,敲打着水泥地面??

“我至少还是患了一种老年病:我失眠了。每天深夜我躺在床上,听着孱弱的男女老人无望的咳嗽声,听他们咳着咳着,渐入老境。有时候,我听见一声呼叫铃,或走廊里传来的叽里嘎啦的皮鞋声,或贾维兹太太把小小的电视调到晚间新闻的声音。我躺在这儿,如果月亮就在窗外,我就看月亮。我躺在这里,想到布鲁托尔,想到狄恩,想到有时威廉·沃顿说黑鬼,算你说对了,就等着瞧吧。我想到德拉克罗瓦说,埃奇康比头儿,看这个,我教会了叮当先生一个新把戏。我想到伊莱恩站在日光室命令布拉德·多兰别来烦我。有时候,我在瞌睡中看见雨中那座立交桥,约翰·柯菲站在桥下的阴影里。在这样的片断式的梦境里,我决没有看花眼,肯定是他,是我的大块头,他就站在那里看着。我躺着,我等着。我想到詹妮丝,想到我失去了她,他在雨中浑身鲜红,从我手指缝里消失了,我等着。我们都得死,没有例外,这我知道,但上帝啊,有时候,这条绿里真的太长了。”??

一次奇迹之旅,一次生死之旅,一次人性之旅,一次心灵之旅??

篇二:绿里奇迹观后感

最近这几天突然对汉克斯着迷了,接连看了好几部他的电影,可今天看的这部《绿里奇迹》注定要让我失眠,本片讲述了一个狱警同他所看护的犯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曾二获奥斯卡奖的汤姆。汉克斯饰演狱警保罗,每天都要面对大量被判有罪的杀人犯们坐在电椅上受刑。约翰,由于被控残杀二个年轻的女孩而入狱,可他纯真的本性,不寻常的气度引起了保罗对他所犯罪行的怀疑。他真的有罪吗?

这是一部探讨生存意义的影片,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 监狱的背景下,独辟蹊径地展现了狱吏与死囚间的微妙关系,其中的黑色悬疑气氛、象征不同道义符号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心理冲突。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轻缓而华丽,牺牲了紧凑,用它自己独有的节奏缓缓的语调地姗姗道来。我们跟着它的速度去认知和感受。这是一部非常自我的电影,比起现在这些更顾及观众感受的电影相对而言显得非常主动。我在想,真正的艺术是不是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不应该是被动的恶俗趣味而更多葆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能让人们信服甚至让人沉溺而不丧失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这样的定位给了这部电影极其宽松的创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自我挥洒的余地。极尽铺张地把剧情里的每一个细节做得非常细致到位,188分钟让人不感觉拖沓甚至让人感觉流畅,宽松而漫长的篇幅如此轻缓而高低起伏辗转反复的电影其实并不多见。

完全可以用奢华来形容这部电影,奢侈的是电影铺张的篇幅,华现是电影所有做到了极致的细节。极尽奢华,是这部电影整个故事剧情给我的整体感觉。电影的每个镜头却是和这种整体的感觉完全相反的朴实。淡黄色调的镜头看起来厚重而充满了淡淡的伤感。这是一个108岁的老人60年前的回忆,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而带着这种轻泛的凄美。用一种近乎悲悯的基调潜行在电影的底层,这给了这部电影在质量上的一个升华。奢华却朴实,厚重而悲悯,所有这些在情感上格格不入却相辅相成的风格因素造就了这部经典不朽的电影。

本片对人物、人性的描述和揭露非常到位,从狱卒到死囚的关系到各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饱满。作为叙述者第一人称的保罗以一个旁观、客观却主观的角度讲述了真正的主角约翰·克菲的传奇事迹,而在他眼中的各色人等也就成了电影冷眼旁观的解读角度。可以说,我们所看到的是保罗所看到那个绿色旅程中的形形色色,我们的客观是保罗的主观。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是这部电影那些镜头背后如话悲悯的阐述。除了看守的狱卒之外,在E区里的其他人,无一例外都将面对的都是死亡。最后的旅程上是否有奇迹其实并不太让人关心,我更想观望的是如何去面对无可逃避的死亡,而这些注定将在这里走完一生的人将会带着一个什么样的表情走向终点。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虔诚地祈盼那个最后的救赎,不论他们犯下了什么样的滔天大罪。尽可能地显得平静和安份,虔诚而悲悯。这也许也是人性对于生命最后的敬畏和虔诚了。斯之将死,其行也善。

为什么老鼠金格先生的出现会带给E区里所有人欣喜若狂的愉悦呢。因为这片绿色

的大地是生命的最后终站,而老鼠,却在这里寻找到了一个开始。对我来说,这部电影里的老鼠不是老鼠,狱卒不是狱卒,死囚也不是死囚;他们都是生命,一切都将得到他们应有的敬畏。众生平等,这也是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

如果说伯格曼是不相信和怀疑上帝存在的代表,那么本片的导演明显是相反的,在本片中似乎可以无处不在的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可是在本片中的上帝似乎对人类已经很失望了,约翰·克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上帝的化生,可是让他感受到的确实人类的痛苦,最终上帝也忍受不了人类而选在结束他的生命,其实对不和逻辑的事情我向来都很反感的,我会认为那是导演没有办法处理事情了而不得已选择的方式。可是本片中的好几处有为常理的神化之笔却让我拜服,也正是因为有这几笔的存在而更加升华了导演所要表现的主题。

篇三:绿里奇迹观后感

《绿里奇迹》这部电影就是在探讨这个问题。一个关押死刑犯的监狱,被关在这里的犯人都是犯了死罪的,不久的将来要“去另一个世界”,所以身处这样的环境是多么的令人窒息。我们可以理解这里就好像阴界与阳界的交接点,作为一个交界点,按照常理这个点的关系会比较复杂,就像两国边境会成为走私与贩毒的场所,两省交界是逃犯的聚集地,城乡交界点是社会边缘人物的天下一样,作为阴阳的交界点,这里自然会有善男信女,也会有牛鬼蛇神。监狱里的狱警、被关押的犯人,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直到有一天,一个皮肤黝黑,身体健硕,面目狰狞的“ 天使” 的出现,他永远穿着一身肮脏的“ 劳动服” 。请你不要不相信眼前的情景,本片的片名翻译成《绿里奇迹》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 奇迹” 两个字就从这个“ 黑天使” 开始。他的来到,打破了这个阴阳交界点的原有秩序,后来发生的事情与其说彻底打破了这个“ 黑暗与无望” 社会的秩序还不如说“ 黑天使” 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他的特异功能帮助了身边需要帮助的善人,同时也惩罚了罪有应得的恶人,让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处在什么阶级,无论你还能活多长时间,“ 性亦善” !

但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天使降落在人间,为了融于人群,褪下了雪白的羽翼,换成了一件黑色的外衣, “黑天使”最终坦然面对了死亡,与其痛苦的活着不如爽快的了断,而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事与愿违,他活在别人误解的仇恨中,由于社会种族阶级的歧视,他无法为自己辩护??

《绿里奇迹》是一部看完之后会让人陷入深深思考的电影,思考生存的意义,思考善与恶的本能。世人对时光流逝大致是不经意的,怡然也好,痛楚也罢,皆可止于瞬息。全片充斥着一种凝重的气氛,这种凝重通过影像重重的撞击的人们的心灵。我想,我们人类之所以存在是有意义的,既然存在就要实现存在的意义。人的一生不在于存在时间的长短,而是在于存在过程中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