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观《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有感
观课有感
我这次参加了课例研修培训,十分珍惜这次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的机会,积极认真的参与了培训的全过程,在培训中。领略了他们的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使我明白了课例研修的目的,是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使学生最终收益,再好的课堂教学也会有遗憾,教师只有不断并发现自己课堂上的不足并反思,研究,再改进,这样才能使课堂效果越来越好,就卢老师 的这节课谈谈的我的一点体会:
这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验证-推理-小结-应用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采用了“猜一猜——量一量——拼—拼——折一折——看一看……”等在做中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努力构建动手操作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如下:
一、巧用猜想,撞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学生有没有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就看老师有没有解决教材难点的策略。当学生在脑海中没有形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表象时,采用大胆的猜想,把学生的思维放开。
即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又为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起了启下和导向的作用。
二、找准时机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本节课安排了几次操作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课堂气氛。即关注了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注重了学生的个体感悟,强调情感体验的过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逐步获得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难点新知。
1.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进行的第一次“量一量、算一算”的动手实践操作
2.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实践操作来验证新知识。 都体现了学生在“在做中学”的数学策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有效的学习空间。再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内化新知的难点。在得出三角形内角和规律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了量一量-算一算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出现误差时,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出现内角和偏差的原因是测量手段和工具误差造成的。在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规律之后,又给学生提供的动手实践的机会,不仅提高了操作的效果,更重要的使“听数学”变为“做数学”,她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先让学生用自己想出来的方法验证、
再老师演示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总之,卢老师在把握教材难点的设计上,处处关注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策略。主线就是在动手操作时,加强指导,巧妙组织,这样,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整个探究实践活动,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结论是待定的,学生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其思维在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被解决的过程中被深化。
篇二:三角形中位线观后感
三角形中位线观后感
朝阳中学 林长聪
我看了“三角形”中位线这节优质课后。几点体会如下:
1、 教材设计一个问题情境:
你能将任意一个三角形分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吗?
小明是这样做的:如图3-6,连接每边中点,看上去就得到四个全等的三角形,他的方法对吗?你能设法验证一下吗?
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本人觉得在此处设计这个问题情境,通过对所提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比较自然引入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特别对于普通班,按教材这样设计对于引导学生去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的探索与验证可能会比较自然。课件中在情境引入时,却反其道,拿出四个全等的三角形让学生重新去拼一个大三角形,自己去探索性质及验证方法,这样做,比较有利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如:哪些线段相等,会比较直观,比较有利于对性质探索,及验证。但这种方法可能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会比较高,如果象朝阳中学我任教的班级学生的素质来看,就会出现学生都不知道拼这个要做什么,有
什么用途,所以用这种方法时,老师应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哪些线段相等,有没有线段平行,有哪些线段平行,会不会平行等。从课件观看来看,老师好象不用去引导,学生就能找出中位线的性质,及验证方法。这样的素质在我们这种学校的普通班跟本办不到,但同样采用这种教法,如果老师能比较细的来引导学生去拼,去观察,并适时提些问题:比如拼完,你能找哪些线段相等,有没有线段平行,会不会平行,为什么会平行?中位线与第三边有什么数量关系?这样话就非常有利让加深学生理解三角形的中位线概念,性质。
2、 对三角形中位线证明,老师也采用多种证法,比较有利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老师对本节课教法比较创新,证明定理方法比较多,重点比较突出,难点能突破,语言清晰,例题分析祥细,教具应用合理,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
篇三:设计《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有感(贺军)
浅谈《三角形的面积》一课的设计思路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初步的认定,《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应该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能将推导公式这一步完成好,再用公式来求三角形的面积就应该不算很难了。而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上一节课又正好刚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铁还需趁热。因此这节课我也就决定从平行四边形入手。
不过从平行四边形入手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想大多数老师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般都有这么三步:先是计算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再将其切分成两个三角形,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从而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但稍加分析就可以发现,传统的方法存在许多弊端:首先是学生并没有通过研究发现来获得知识,尤其是分析对比、概念归纳以及图形的感知等方面的能力没有得到较深层次地培养;其次是用这种方法教完后,学生能生成的东西并不多,虽机械地掌握了计算面积的方法,但在思考问题方面却是没有什么想法,知识迁移思想等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没有让学生得到培养,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最后一点就是知识传授时缺乏趣味性,即便掌握了计算方法,但在学生的脑海中没有留下深深地刻划,计算时也常常出错,如找对应的底和高常出误,还常
常出现忘记除以2,最后算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情况等等。
虽然我也确定了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引入到三角形的面积,但为了避免出现以上的弊端,从多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对这节课进行了如下的设计,具体分成五步:
第一步:剪一剪
从平行四边形入手就是要弄清楚一个三角形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直接就这样告之学生这一点,显然效果是不理想的。怎样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两者之间的这种关系呢?我的做法是这样的:
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复习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教师提问:如果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用剪刀剪开成两边,分别是两个什么图形?得出两个三角形。再剪几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得出所有平行四边形都能剪出两个三角形。
第二步:拼一拼
教师提问:那你能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这时出于一种思维定势答道:能。这时教师却给出两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或是形状不一的两个三角形,有意的让学生不能拼成。在不能拼成的情况下,学生产生强烈了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思考。这时教师提问: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及对比马上就发现到要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第三步:比一比
先比一比这两个完全相同三角形,观察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板书设计如下:
对应的三个角一样大
形状一样 对应的三条边一样长
对应的底一样长(等底)
对应的高一样长(等高)
大小一样 —— 面积一样
这样得出了等底等高和面积相等的概念,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对比分析归纳能力,又为后面的进一步探索学习作好步了铺垫。
再比一比这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由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教师提问:这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有前面探索知识的方法作引领,很快学生就得出两点:一是这个三角形与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等底等高的,二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反过来,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板书设计如下:
相同之处:底相等,高相等
不同之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
两个图形之间的大小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半。
第四步:说一说
通过以上的比较,让学生说一说,说出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之间的面积关系,顺势提问:根据这个关系能不能列出求这个 {
三角形的面积的算式?再根据算式让学生说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第五步:算一算
在得出公式的基础上,分两个层次进行。先给出几个只标明了一组底和高的三角形,让学生可以直接地运用条件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在掌握好的基础上,再提高难度,给几个标了多个底和高的三角形,需要学生有选择地运用条件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设计来进行教学,可以发现学生通过对图形地感知,对相同的三角形,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比观察,得出结论,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体验到了得出知识的全过程。对今后探索性地学习数学知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教学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姓名:贺军
单位:郴州市东风完小
地址:郴州市人民西路24号
邮编:423000
联系电话:13975542755
电子邮箱:65131588@qq.com
注明:同意公开发表
- 上一篇:闪闪的红星观后感50字
- 下一篇:老人与海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