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篇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七350
长征,它是一次当年令全世界震惊的行动,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饭吃也是很平常的事,为了生存,他们吃草根,啃树皮,有多少英雄好汉牺牲在那荒无人烟的草地和那皑皑白雪中。最终,二十万大军只剩下廖廖三万人马,他们都是靠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而活了下来。
因为有了红军战士那种精神,长征才能成功,长征成功就让革命有了一次历史性的转变,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长征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它那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我们不能忘记。日常生活中那种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同学有困难,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对同学置之不理。我们是祖国的花朵,只要有了这种精神,我相信,将来我们一定开得最鲜艳,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我们国家肯定会更强大,一定要记住,长征精神不能忘,它永远在我们的心中。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八360
“捐躯赴国难,视死念如归”,当我读到《中华传统美德格言》这句格言的时候,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行军二万五千里红军战士。我会想到: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其实“长征是宣言书,和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当年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之后,毛泽东同志曾就长征作过如此精辟的总结。80年过去了,长征精神依然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的长征,每一位红军将士都是英雄好汉。要是没有长征,就不能保存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和平共处革命根据地,就不会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胜利,不会有新中国,更不会有现在改革开放的成就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十280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5月18日以来,我在工余时间参加了红歌合唱团,随着每天一遍遍练习《长征》,我对长征精神也有了新的领悟。
任何成功不是一个人的努力,我相信唯有坚持“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气势磅礴的一曲《长征》,不是某个人高超的演技能够诠释的,而是在几十名歌唱家同心协力、共同配合下得以完美演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正是在全体军民同心的努力下,取得的伟大胜利。我的人生也如同长征,这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深刻领悟红军长征内涵,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我要在我的人生长征路上,走向胜利!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十一520
人们常说,航行在海上的航船没有航标是不可的;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没有方向盘是不可的,那我们的航标与方向盘又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是“美丽中国梦”。
需创新精神,而这一切离不开教育,离不开每一个公民成员的参与。
古往今来,有很多爱国仁人;文天祥在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言时,想到了祖国;岳飞在发出:“直达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豪言时,想到的依然是祖国。一代代科学巨匠,他们为国为民,甘为人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少立志使国国富强,使人民不再饿肚子;“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躯与代表,他毅然回国,赤子之心由此可鉴。
人们总是将我们比作初升的太阳,那么“中国梦”就是一把火炬,等待我们聚集光与热,将这把火炬燃烧得更旺。周恩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南朝大将宗悫少有“乘卡风破万里浪”的大志,我们作为中国的一员,该为祖国做些什么呢?那只能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我们带着民族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为祖国富强而不懈奋斗。早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便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
我国必将崛起,因为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将不负使命!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十三460
一九三五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二万五千余里的艰苦跋涉,历时一年的风风雨雨,冲破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封锁,终于胜利到达陕北。长征,伟大的长征,举世瞩目的长征,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的英雄壮举,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以世界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既要回顾昨天的历史,更要展望明天的蓝图。我们要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
光阴荏苒,一晃80年过去了。长征的故事却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被记忆的浪花冲淡,长征精神在中华大地上,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老一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帝国主义列强,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凭着长征精神,我们的新一代研制了原子弹、氢弹,卫星上了天,宇宙飞船在太空中翱翔……
展望未来,长征犹如一座丰碑,光辉熠熠地立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史册中,成为我们中国人民发奋图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力量!
篇二: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一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一
长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过生离死别的悲壮故事,让老红军们刻骨铭心的,是一段段血与火、生与死的真实经历,是从生死考验中锤炼出的顽强意志,是激励着广大红军指战员艰苦征战的强大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面展示。
长征精神是中国的,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们的焦点对准了红军的精神,那种英勇顽强、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索尔兹伯里所说:“长征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长征精神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其可贵就在于,它能够在漫长的时间积淀中转化为对现实的启示,体现了党之魂、军之魂和民族之魂。
长征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就在于它不是静止的。它承接着井冈山精神,又不断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更为它注入了新的时代血液,增加了新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概括起来就是胸怀目标、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革命风格,心系群众、患难与共的高尚情怀。今天,当年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和平发展的天空并非晴空万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新的长征与当年红军长征一样将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将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考验。正因如此,新世纪新阶段更需要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让曾经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光荣传统在新的长征中焕发出时代光芒,照耀着我们像当年的长征红军那样去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2016年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二
毛主席曾经写过《长征》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我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深深的体会到毛主席当时的心情。他以磅礴的气势描绘了长征途中战胜的艰难险阻,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任何艰难对革命必胜的信心,热情赞扬了红军藐视困难,无往而不胜的英雄气概。说起长征精神红军们同甘共苦,意志坚决充满革命必胜的信心。为了救国救民红军们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甚至不惜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团结群众,与人民生死相依,这些精神人人皆知,可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这些伟大的精神呢?
艰苦卓绝的长征,它从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经过了整整二年才胜利。它锻炼和严重的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保存党和红军的和平,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今年则是纪念了长征胜利70周年,我想对那些给我们和平;温暖幸福的一个家;给我提供好的条件让我读书学习;过上快乐的日子;这一切都是用战士们的生命,同鲜血换来的这一切的一切,我都要真心的感谢那些伟大的战士们。
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e
- 上一篇:安全教育第一课观后感
- 下一篇:北京青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