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建国大业观后感3000字
《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虽然离我们很遥远, 我们无法身临其境。但《建国大业》这部影片带我们走进其中, 走近那个时代,让我们体会到建国道路是困难重重。国内外的势力全都压在共产党的肩上, 然而,这不仅没有使他们退却,反而使得他们更加团结一致,突破重重阻挠,终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了。 《建国大业》简述了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对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 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人重视各 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 益。而已蒋公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一党治国,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漠 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 那么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而国民党为什么会失利呢? 第一,共产党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为得民心,二是因为得人才。从《建国大业》一片 来看, “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调始终灌注整部影片, 当时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 营,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 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诸如蒋经国、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 寂,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民党高级将领李宗仁率部围剿延安的时候,毛泽东讲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较好的名言: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会以一个延安换回整个中国"。这正是当 年共产党高级领导人以人为本的真实写照。死守延安,无疑会伤亡惨重,代价太大,不能做 到对人的关爱胜过对地的关爱。毛泽东优先选择了对人的关爱,他的决策无疑是高明的。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对各民主党派都采取了拉拢的政策。召开旧政协时,国民党承诺 和平、民主建国,但其自恃实力强大,很快撕毁《双十协定》 ,悍然发动全面内战,欲图消 灭共产党,把各民主党派当成花瓶一样作为民主的摆设。试想,在国家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 义侵略时,国民党人是出了大力的,但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也是出了一定的力的,同样也 有流血牺牲,国民党却妄想一党独大,遭致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抵抗。最后,共产 党人由于赢得了民心,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同样,在政治上也把各民主党派给争取过来, 与各民主党派一起在 1949 年 9 月 30 日以新政协的名义通电世界各主要国家, 宣告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了。 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在国民党在与共产党在对国家权力的争夺上, 国民党以一党私利为重,漠视共产党人、各民主党派的以及劳苦大众的利益。而共产党则把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深得民心。 第二,国民党自身严重腐败。党政军皆然。而共产党自身清廉,团结一心,同仇敌忾, 全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击退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 第三,国民党社会贫富悬殊极
大。四大家族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普通百姓一贫如 洗,社会矛盾激化。而共产党与人民同甘共苦,大家有粥喝粥,有饭吃饭,走进群众,深入 民心。 第四, 国民党的经济金融政策严重失败, 当时全国经济片混乱。 蒋经国到上海戡乱整治, 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想法也未能实现。 以上的种种原因导致国民党走向失败,而共产党则迈向成功。 看了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民族危机,内外战争不断,人民出 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曾经一度辉煌耀眼的东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战火,滚滚的狼烟。看着电影,想着历史,心中无限感慨。遐想当年历史的种种,心中激起了年轻人澎湃的涟漪, 心在起伏。我感到悲哀,自责,同时也感到了沉重的历史使命感。悲哀自己是个热血年轻人 却只能静静的坐在这里,观看着这一幕幕让人心酸,无奈的历史;自责自己身为新一代的年 轻人却没有实力,没有业绩,没有本事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一点点贡献和牺牲。寒窗苦读 十几年,终于也考上了大学。但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道路却是一片迷茫,找不到目标。 我们新一代年轻人作为祖国未来的继承人, 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我们向温室中的花朵 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 新闻中经常出现某某学生因为受不了什么打击而自杀, 最近我们学 校附近的学校竟出现了“裸奔”事件。由此可见,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积累流传下来的精神 已经被时间冲刷殆尽了。最近,甲流更加肆虐,我们学校中被隔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我们 也失去了强劲的体魄。面对这些我们感到了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作为独立个体的每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构成一个推动社会向前的原动 力。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其发展方向及其速度,相当程度取决于这个社会人的素质。小平 同志曾反复强调、胡锦涛总书记多次重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所谓“素质”,指的是人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能力中包含的思想水 平和文化素质,其归根结蒂是人的认识水平,即世界观的认识观点。青年在跨世纪的改革中 能否担当一个历史赋予的使命,关键在于是否建立正确的、科学的、激人奋进的世界观。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化着的时代,必然要求主观认识不断着眼现实,开拓新思维。 创造新方式,提出新观点,占领新领域,以创新求发展。这是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一种契机, 为我们世界观的改造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寻找生长点提供了广阔“舞台”。 如果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身处在这个剧变频增、竞争激烈的时代,面临着经济全 球化、社会多元化的挑战,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上所担负的“天下兴亡” 最直接、最沉重。责任,就在于我们要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 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就需要青年人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为 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每一个学子都无法“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正如种子无 法脱离土壤而凭空成长为参天大树, 青年也无法脱离社会而自行成才, 这是从古至今相同的 道理。志愿者精神,深层的内核就是社会责任感。青年志愿者行动无疑是青年社会责任与自 身成长关系的一个示范: 没有心怀天下、 情系苍生的社会责任感就不会有献身志愿服务的行 动,就谈不上爱国和报国;同样,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不能有效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牺牲奉献的精神,源于我们对社会进步和历史走向抱有的持久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自 我们日常不懈的学习和工作实践。 有的青年学生和工作人员,缺乏一种“兴亡在抱”的社会关注兴趣,把自己封闭起来做学 问、干工作,结果成了社会中冷漠平庸的一员,不会给他人带来热量或任何利益;也有的青 年,仅凭一腔热情就冲上社会实践的第一线,急于参加志愿服务,却往往发现缺乏所需的知 识和技能而徒劳无功。 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现场上, 许多志愿救援者因缺乏必要的救护知识而 留下了遗憾。还有一些青年,把自身情况与志愿服务较好地结合起来,如南京的公务员汪学 静,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一方面服务了群众,密切了干 群关系;另一方面,从中了解了民情民意,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综合素质,实现了一举 多得。弘扬志愿者精神,正是需要这种不失热情而又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将自身实际与志 愿服务的要求结合起来, 在提高素质的基础上, 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而自己又能够胜任的服 务,从而实现服务热情与服务效果的相得益彰。 作为一名有理想、有知识的当代青年,报效国家是我们的最高追求,而献身志愿服务、 做好本职工作,同样是报国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胡锦涛同志的期望,就要志存高远并脚踏实 地,把志愿服务同加强学习、做好本职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两者互为表里、互为促进, 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篇二:建国大业观后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姓名:韩冰
学号:41012136
班级:410121
系别:电气工程系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建国大业》所讲的,其实是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10月前的编年史,便道出人心向背定成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千古道理。共产胜利和国民失败,历史书上讲了无数遍,正义和邪恶也摆的明朗,《建国大业》所呈现的思想关卡,把国军从牢笼中解放。这当然是思想领域的一大进步,既顺应了"社会"的理念,又弘扬了"和平解放"的思想。
看过《建国大业》,你应该真正懂得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那个历史反复的年头,充斥着尔虞我诈和暗地纷争,党和毛主席用胸怀回应利剑。从和平时光,到烽烟再起、内战轰鸣的残酷岁月,共产党屹立不摇,靠的是人的气魄,人心向背的逐渐升级。以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气场、无穷无尽国民军的沮丧看待人心问题,江山不是打来的,而是以民心换来的。
民心所向,意味着大多数人支持,《建国大业》在""字眼上做的漂亮,除了出演的人数创下了国产片记录,诸如布景、道具、服装也都刷新了历史,一百七十二位明星独挡一面的好手,摆在一起都能开春节联欢晚会了。如此全民皆兵的演出自然也离不开主旋律的号召力,它证明了党依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这绝然空话。大腕只拿饭盒分文不取,除了高尚的爱党爱国热情驱动,真想不出理由了。
《建国大业》的雄浑在上,还在质量上,在电影里,那气场。唐国强演毛主席、演帝王都好多年了,压住场自然不成问题,张国立也演过帝王,当然也不差,这二位爷摆在一起,估计谁都不敢再上镜头凑热闹。爱"飚戏"的孙红雷号称抢戏王。姜文戏精倒老辣,挺挺胸脯就抢了张国立不少风头。看片时,耳边不自觉的冒出当年那句话:"做人,无耻到地步"。
影片最后以国歌、国旗而结束,众代表在激烈选定四星环绕的五星红旗,只是再度重申了建国大业其实是人心所向的道理。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
这是一部专为庆贺新中国诞辰60周年而拍摄的电影,其中多达172位大牌明星的阵容,更是让全球华人渴盼一睹为快。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蜜罐里的我们需要历史以真实的面目对我们做一次洗礼。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只有以一种感恩的心态来努力生活,才对得起当时浴血奋战的先烈,有人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我们应该牢记历史, 不能忘记当年的历史。是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我们要常常的回忆,而影片为我们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在这块土地上,我们可以了解历史,战火纷飞中挺起中国雄壮的脊梁,百万鲜血中凝结中国雄壮的气魄,无数血泪中筑起中国不朽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国历程是艰辛的,是困难的,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崛起是伟大的,是不同凡响的。中国的强大有目共睹,沧桑巨变,河清海晏,四海升平,我们幸福地生活着。
其实,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就一直纳闷,这么多的明星,他们怎么才能一对一的和历史人物相吻合?长相不可能都貌合神似,对于历史人物的扮相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感,特别是几个重要的人物。果不其然,张国立扮演蒋介石其相貌就相差甚远,给人怪怪的感觉,直到影片快要结束,才慢慢接受这个“蒋介石”,这是我观看《建国大业》后最大的遗憾。好在,张国立先生的演技真是炉火纯青可圈可点。比如他模仿的蒋介石家乡口音,以及他和蒋介石的几分神似,再加上他这个“皇帝”专业户的表演经历,对一个大人物从神情和言谈举止到威严贵族形象那是把握的滴水不漏。特别是“蒋介石”在最后关头决定放弃用飞机轰炸正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的毛泽东时,独自一人站在下着秋
雨的门口,那个黯淡的背影,让人看了有几分眼热。英雄暮年啊!
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拍的很成功。像西场阅兵和战争场面的组织,其气势都表现的非常之宏大。另外,虽然有这么多的一线明星同时参演却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纷乱和拼凑。电影剪切和音效都非常完美,故事情节也比较连贯,就是在表老被救时让人多了一些悬念,好在最后有所交代,这个地方的处理有所欠缺给人的心理跨度是非常大的。要说明星多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我们平常看惯了某个明星的表演,在观看《建国大业》这部影片时就会情不自禁的拿以前的观感来比较,甚至分析,这是一个缺憾,特别是在入戏之前的部分。我们一边数明星,一边找感觉,一边慢慢的随着电影情节引人入胜。
共产党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楷模。仁者无敌,是共产党人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在影片中,我们看见范伟饰演的老郭为了保住毛主席的饭菜献出了生命,是什么力量促使他这样做的?是仁,是毛主席的仁者风范感动了他,当知道老郭的事情后,主席亲自到坟墓前吊唁,在准备召开的政治协商的过程中,同样贯穿了仁的精神,新政协的准备工作中,元老张澜、李济深、还有冯玉祥,蒋介石的大哥,都感到了共产党人仁的力量。而相对共产党的仁,国民党却实施了残忍。多行不义必自毙。在他们枪杀了李公朴、闻一多。做掉冯玉祥,我们可以看见周恩来的愤怒,可以想见国民党的处心积虑,可以看见苏联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以看见共产党人的仁的坚持。
“得民心者得天下”。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产党阵营,尤其是傅作义的阵前倒戈,更加证明了共产党人的仁者风范。这也是政治协商制度诞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证。相比之下,另一阵营的国民党,派系纷争内耗,一党独揽,自挖墙脚,众亲叛离,蒋经国奔赴上海、可是大厦将倾非一木能支,迎接蒋家王朝的只能是成为历史。走进历史的垃圾堆。白崇禧等经世之才的一度无奈落寂,李宗仁的无力回天,都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得民心者的天下,仁者无敌。
观看了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而拍摄的大片《建国大业》,这部由韩三平导演的历时170分钟有超过172名明星的大片制作精良,场面令人震撼人心,看完这部影片后我主要有几点感受:
1了”至今记忆犹新。本片中,蒋介石的性格多侧面被展示得淋漓尽致,对共产党、《建国大业》是划历史性时代产出的一部大片,也正是此原因,才会有如此多的明星大腕不计档期不计报酬地,的上镜仅仅有短短几分钟的,甚至包括成龙大哥和李连杰大兄弟,由此可见此部巨片的力;对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要人物不再一味丑化。说早期《西安事变》中的蒋介石还有点“娘希匹”不离嘴,是个痞子似的流氓政客形象,从《开国大典》开始,蒋介石被还原成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形象,一句“打牌你不行,打仗我不行,长江天险就靠兄弟们,刻骨仇恨,对李宗仁,虚与委蛇,对儿子,推心置腹,对风雨飘摇的政权,痛心疾首,张国立跟蒋委员长的清癯形象略有距离,但演出了一代枭雄的神韵。陈坤扮演的青年蒋经国堪称“惊艳”,论外形,陈坤简直跟蒋经国八杆子打一起,但他居然演出了与众不同的国民党大公子形象,一身笔挺的中山装,一副桀骜不驯的神情,壮怀激烈的情怀,被陈坤把握的丝丝入扣,在“蒋经国”身上,似乎看到了后来那个在台湾民众心中口碑极佳的一代风云人物的雏形。此番客串明星据说达百余位,陈坤无疑最佳。总体来讲,国民党这边的戏比共产好看,是创作的条条框框更少些,敢于矛盾,敢于写出人物的多侧面甚至双重性。陈凯歌扮演的冯玉祥将军,冯小刚扮演的上海滩黑帮老大杜月笙虽惊鸿一瞥,但给人印象极深,看来两位大牌导演演起戏来也不遑多让。
2、《建国大业》中有许多近代历史中的知名人士,个性鲜明的人物被演技超群的明星们刻划地栩栩如生,让我由衷地佩服的演出功底;此部影片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领袖人性化。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建国四十周年的献礼影片中,《开国大典》着手把毛主席请下神坛,本片更似“闲庭信步”游刃有余:毛主席听到淮海战役捷报传来时醉酒到双目微闭,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周副主席听到冯玉祥遇难后对手下人难得的“惊天一怒”都使得跟领袖的距离更近了。
3、近3个小时的里浓缩两党之不同见解,浓缩各民主党派的纷争,浓缩了国际社会在不期中共两党的巨大转变,覆盖了决定革命胜利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蒋经国为治理经济腐败的上海“打老虎”,直至共和国的成立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党章党旗国歌等众多历史事件;美丽的华服,动听的音乐,耗资巨大的特级镜头,这部星光闪烁的影片渴望票房的神话(4.5亿的票房收入),从而给投资方带来丰厚的回报。
看完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革命家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美好的一切。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历史的车轮还在转动,新中国已成立六十年,六十年的风雨兼程,我们哭过笑过。但我们没有放弃,我们正在一步步强大。几十年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代人的人生格言,现在,为中华之繁荣富强——则应是当代青年的奋斗目标。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现在让我们铭记——曾经的伤痛,曾经的艰辛,曾经的血泪史。
现在也让我们铭记——为中华之繁荣富强而奋斗。
篇三:观后感1500字
顾秋彭 会计12-2 22121932《建国大业》观后感
毛概课上,我有幸观看了献礼祖国母亲六十岁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
年这五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影片以中
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进行和平谈判拉开序幕。依
次讲述了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
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
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
石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中国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
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撕毁了《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展开了白色
恐怖下的血腥屠杀,像李公朴闻一多这样的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遭到杀害。此举遭到了以共
产党为首的各党派的强烈反对。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大白天手持白
灯笼闯入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的说:“这个世道太黑了,
我怕看不见。”足以看出当时的时局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在共产党邀约其参加政协会议后
也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蒋介石的一意孤行的独裁统治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为建设新
中国团 结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形成的鲜明的对比,更是尖锐地讽刺了蒋介石。影片中李济深,宋
庆龄等一批国名党元老级的任务公开反对蒋介石,张澜领导民盟作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
宣言。这些民主人士反蒋,更充分的说明了共产党的小车推出来的战役之所以能打败蒋介石
的飞机大炮,是因为顺应了民心。 片中陈坤塑造的蒋经国也可圈可点。蒋经国是民国所谓的
太子,跟那些高干子弟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他忧国忧民,与孔令侃不顾国家濒临危难中饱私
囊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只打老虎不拍苍蝇的气魄颇令人顿生敬佩。可惜经国这等经世之才
在国民党中只能空留无奈,特别是他的那句“父亲,党和国都到了危难的时刻”更是让人领
会到他的一腔爱国心。
我认识到,国民党蒋介石败在了共产党的脚下,其实是败在了自己手里。不仅仅是国民
党党的腐败、势力贪污,更是不团结,连老国民党李济深,也被蒋介石排挤,蒋介石总想一
人贪污权利,最后成为了“光杆司令”,不得不下台。而共产党毛主席团结人民,连对李济深
也不计前嫌。比起来,国民党的军队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先进的多,有飞机有大炮,而共产党
却好比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穿的是挺拔精干的军装,而共产党穿的却是烂棉服,不过凭
着团结与智慧,共产党统领了中国。记得毛主席回答李济深的那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
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啊,在某些时候,要放弃一些利益,忘记一些仇恨,把国家
的利益放在首位。 影片以天安门上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为结束,看完电影,想着历史,心就
随着那冲锋号起伏,不由得感慨万千: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古语有云: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但是我们建设中国的步伐仍在前进。这就让我们不要忘了老一辈共产
党人的奋斗和牺牲,要继续尽自己的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篇二:信仰观后感1500字信仰观后感1500字 信仰>观后感1500字(一)信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是一个国家不断向上的源泉,是一个政党拥有旺盛生命
力的最根本保证。
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选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手中的枪杆和心
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进行了一次次猛
烈的搏杀,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命运,这部纪录片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
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在封建势力和军阀的统治下,无数仁人志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嘉兴南湖的游船里
悄然酝酿着时代的宏伟蓝图;在帝国主义的奴役下,无数抗日志士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神州大地到处传唱着保卫祖国的时代最强旋律;在一穷二白的困难中,无数有志气的中国人
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艰苦创业、自力更生、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活力和新的
生命。
时移境迁,不变的是对党的忠诚;沧海桑田,坚定的是社会主义信仰。从积贫积弱到繁
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祖国一统,需要我们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不懈求索,需要我们每一
个中国人奋力前行,需要我们团结起来,继往开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在历
史的坐标中,找到了属于今天的方向;我们在信仰的指引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信仰观后感1500字(二)1921年7月,一个名叫中国共产党的新型政党在上海悄然成立,当时这个政党在全国范
围内只有57名党员,这个政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总共只有13名代表,其中绝大多数都
是年轻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年纪最小的只有19岁。这个政党到今天为止已经有
了90年的历史,60年的执政经验,拥有八千万党员,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
的执政党。
我们撷取了片段的红色记忆,一起来思考,马克思主义对这一代渴望拯救中国的热血青
年意味着什么?又是什么支持这些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奋斗、抗争一生? 是信仰。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
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
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
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共产主义信仰犹如沙漠上的一片绿洲,黑夜里的一盏明灯,90多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
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
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
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先辈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新时代的我们依旧需要信仰,需要用信仰坚定我们的信心与
恒心,用信仰坚定我们社会主义的步伐。 希望扇动着黎明的翅膀/冲破黑暗的狂风巨浪/ /有一个声音在前方高声唱 /那么的 嘹亮 /让我听见了信仰 /生死抉择 /有多少子弹会飞向胸膛 /把你脚步无情的阻挡 /抬
头仰望这满天的星光 /温暖在我胸膛 /我看见了信仰 /如果我倒下再醒不来 /请记住我热血
的澎湃 /如果我一去将不回来/请用烛光把我静静等待/我会化成微风/你知道我的存在英勇
牺牲。
信仰观后感1500字(三)看完《信仰》这部纪录片,有一些感触和想法。自五四运动以来三个历史背景截然不同
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存在差异的政党构成与成分,政党路线和策略
变化多端,然而其核心凝聚力却保持一以贯之的存在。在这部纪录片中,这种凝聚力被概括
为信仰.共产党的信仰由具体与抽象两个层面构成,前者一般结合于国家民族的特定任务(独
立解放、建设、发展),后者则涉及个人道德(忠诚、坚毅)与理想(为人民服务、共产主义)。
从片中彭湃到杨善洲时间跨越近百年的数十位最优秀的共产党员身上所凝结的,无一不是虽
然表现各异但内涵相近的此种信仰.作为现代中国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多方面繁复的自我调适任
务。如何在此种背景下延续片中所强调的共产党传统上的信仰,既关系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
大国发展的前景,同样也影响着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有力执政党的灵魂基石。不可否认的是,
在急速变化的治理环境及任务要求面前,任何一个现代执政党都能感受到现实沉甸甸的压迫
感;不能适应并作出及时调整的政党,则意味着执政生命潜在的终结可能。对于中国共产党
而言,治理对象空前的扩大与平面化使得塑造的作用日益下降。这意味着,在树立新时代共
产党员的应有信仰上,新的视角与思路存在需求。信仰的珍贵恰恰得益于它的稀缺性,这
是一个根本性的事实。它造成了另一个事实是,真正拥有这个层次标准并贯之以相应行动的
人少之又少。然而,第三个事实同样存在,即信仰的建构自身存在着超越性,它低估了自身
的内涵,却高估了载体的能力。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信仰以一个宽泛而笼统的状态存在反
而削弱了其感召力,因为它不能与日常生活产生共振。被人为拔高与模糊的信仰是无效率的
意识形态,这类似于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冗长而繁杂的宗教仪式及逻辑,它试图取代更有效的
解释模式,代之以模糊而生涩的抽象宣示,一定程度上势必与日益萌发的个体意识相抵触。
所以,在看完《信仰》后,我的一个启发是,信仰理应享受一个更微观层次的话语环境,即
个人责任。个人责任并非割裂于公共责任,它是公共责任在另一个层次上的形象。纵使以
共产主义这般宏大的视角观摩,其联系依旧紧密。每一个人所能掌控的是个体行为,再由之
产生个体影响。无数的个体行为是构成历史最小的分子。个体责任的解释力来源于其具象化,
例如当医生和军人同时在一个公共场所出现,他们所必需遵循的规则和秩序是相同的;但在
自己的职业领域,这一点却是不同的。他们所履行的个人责任是对公共责任的最优回应,这
同样可被认为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信仰。较之传统,它并非受到了取代,而不过是与时俱进的表
现。信仰适度的稀释将加强党在新时期的执政基础,它不必再饱受虚无缥缈之苦,而建立了
更简单却更有效率的意识形态影响。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讨论个体责任和公共责任之
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界定和推论,都尚属难题。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信仰是时候真正地从
会堂里走出,开始切实地为人民服务了。信仰观后感1500字(四)在这部由《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三集组成的历史文献记录片中,
向我们展示了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跨度长达九十年来,优秀
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感人事迹,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座不朽的
丰碑。
记得第一次看电视剧《长征》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红军的不畏牺牲,
英勇顽强和坚定地革命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我就在想,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中国共产党人征服了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最后胜利留下了火种,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今天,《信仰》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信仰的力量,一种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持,为共
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信念和决心。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彭湃烈士甘于背叛富裕的地主家庭,走上艰难的革命道路,直至
被捕牺牲还要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也不难理解方志敏烈
士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写下了著名的《清贫》和《可爱的中国》,坦然地走向国民党反动派
的刑场;还不难理解王进喜在看见公共汽车上安装着煤气包时的痛哭失声和用生命去践行的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更不难理解杨善洲老人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利用22年的时间为子孙
后代留下的5.6万亩,价值3亿元的青山。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信仰》中,吴孟超老人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人信宗教,有人信佛教。
我说,我信共产党,共产党能领导我们全国富强,领导我们走上幸福健康和富裕的道路,这
就是我的信仰。老人朴实无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小
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8000万党员的大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得到13亿中国人民的拥护,
因为她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带领中国步入了世界强国之林,更带领中
华民族走向了伟大的复兴。英国著名学者和散文随笔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曾说过: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的,
只有虔诚的信仰。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也
是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一年中,并不是一路平坦的大道,也
曾遭遇严重挫折,但正是由于对信仰的坚持,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建立了新
中国;正是由于对信仰的坚持,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了更加富强。 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向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出了新的挑战。这时,有
的人茫然了,迷失了前进的方向;有的人信仰动摇了,对党的事业产生了怀疑;更有的人信
仰丢了,成为了人民的罪人。实践向我们雄辩的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中国,只有
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只有在中国共
产党带领下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让我们向那些优秀的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践行我们的信仰,为祖国明天的更加美好努力奋斗吧!信仰观后感
1500字(五)
信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信仰是火,点燃熄灭的灯;信仰是灯,照亮夜行的路;信仰
是路,引我们走向黎明。溪流的信仰是大海,雏鸟的信仰是天空,幼苗的信仰是栋梁。作为
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我们就更应该有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共产党员,始终要牢记党的宗旨,自觉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更好地立足岗位创先争优,共同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要追求理想,不能追求名利,追求理想是
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
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
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因利用人民给他的权利来贪图钱财、贪图名利、最后堕落成人民的罪人,
究其原因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经不起物质和金钱的诱
惑,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那么,自己又如何坚定信仰
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科学、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 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
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人。
对自己本职的工作,要向雷锋那样专一行爱一行、要有责任感,不断总结,有所追求,同事
之间和谐融洽,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创先争优;要以为新
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而浴血战场、奉献一生的英雄儿女:彭湃、方志敏、刘胡兰、陈树
湘、张思德、江姐、朱光亚、孟泰、杨思根、雷锋、王进喜、焦裕禄、钱学森、邓稼先、沈
浩、蒋筑英、买买提江?吾买尔、吴孟超、郭明义、王顺友、谭千秋、叶欣、孔繁森、李林
森、杨善洲??为典范;坚守信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付出自己最大努力,做出应有的贡
献。
此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安逸生活,是我们的前辈用他们的热血和他们的
生命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用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信仰换来的,我作为一名积极
向党组织靠拢的研究生,也将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并将其发扬
下去,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终身。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如果说,在革命理想高
于天的年代诞生的英雄,为共产党人的信仰绘就了基本底色;在激情燃烧的岁月涌现的典型,
为共产党人的信仰构筑了精神高地;那么,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总是站在时代前
列的先锋们,则展示出共产党人为了信仰,永葆先进、纯洁和优秀的历史画卷。中国共产党
人带领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已经载入史册。为了信仰,前面还有更长的道路要走。到中国共
产党成立100年时,我们将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
我们导航,让更多更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共产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信仰观后感1500字(六)信仰,是一个永葆激情的号角。它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撼天动地,它发展着人类社会的
进步,推动着历史时代的前行。在中国,根植着一个骄傲的信仰,它的灵魂是共产主义,它的标志是五星红旗,它的理
想是人民富足。它指引着一个名族由压迫、黑暗走向了尊严与光明。 当号角吹响已近百年,其旋律愈发诙谐有力,余音飞扬,而人们却似乎已无暇于聆听。
当我们更多的留心于最美与最牛故事的时候;当我们更多的议论着房价、物价、长假的时候;
当我们更多的去思考究竟幸福联系于物质还是联系与心灵的时候,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幅
幅热血的画面,给了我们一个有力的答案:幸福来源于信仰。 它让我们又一次忘却浮夸的形式去思考人的本性,让我们告别空洞的情绪化地>口号
去回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60年前的模样。让我们又一次让放下琐碎的思绪去牵挂那面英雄的
五星红旗背后庄严而艰难的信仰之路。 在江西省南昌市方志敏的雕像下,婴儿车里可爱的孩子望着年迈的奶奶露出笑容,其画
面之温馨所传递出的幸福感使人久久难忘。在方志敏深邃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一名用生命捍
卫着信仰的战士无悔的选择和他永不平息的斗志。是他们让我们在可爱的中国谱写着幸福美
好生活新篇章。
祖国在向我们召唤,让我们回去把自己的血汗洒在自己的祖国的土地上灌溉灿烂的花朵,
回去吧,赶快回去吧,祖国在迫切的等待我们。这是1950年朱光亚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
公开信。不久后一张张中国留学生的面孔飘过大洋汇聚于故乡,他们舍弃了已拥有的高质量
生活,回到贫瘠落后的祖国。是信仰召回了他们,是他们让我们今天拥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邓稼先亦是如此,在得知两弹一星计划后,他告诉妻子:即将调动工作,具体工作我不能说。如果我能做好这件事,我的一生就能过的很有价值,就是为他死也值得。
于是他果断放弃了已有的物质享受,甚至搁置了亲情,爱情,断绝了与家人朋友的一切联系,
在苍茫的戈壁上,过了八年单身汉的生活。当一次核试验失败,他不顾自身安全前往实验区
捧起含有剧毒的碎弹片,此后的日子里他的身体各项指标逐渐下降。如此的胆识与刚强是信
仰赋予的,从而映射出的是信仰旗帜下最耀眼的忘我情怀。 我很喜欢在纪录片中的一句解说词:或许今天人们会觉得他们的行为不可思议。是啊,
如果今天有人要求你放弃豪宅,名车,奢侈的生活去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而这个事情或
许会让你付出鲜血甚至生命,你会选择吗?今社会人们常常提及幸福,常常追问幸福是什么。在郭明义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他总
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将自己省出的每一把粮,每一碗水送
到更需要的人面前,当他看到被帮助的人露出微笑的时候,换回的是他内心的温暖与富足。集结在信仰旗帜下的人和事都例证着一个道理:唯有信仰能使生的意义最大化。当我们
再一次聆听信仰的号角,似昏暗的迷雾中射出的一束光给我们光明与力量。信仰观后感
1500字(七)
观看《信仰》后无限感慨,催人奋进。人无精神不立,国无信仰不强,民族的民族魂就
是信仰在支撑着,之所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就是因为我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当前我们
要认真宣传信仰,宣传党的光荣传统,及其无数先进党员的先进事迹,坚守和实践为我们的
事业而奋斗的信仰,唯有如此中国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和敬仰!《信仰》让我们思考三个问题:入党为了什么,党员该做什么,身后留下什么?我们每
个人只能在短暂的青春岁月里努力做一些事,而这些事应能让我们在年老时感叹没有浪费宝
- 上一篇:看《最美孝心少年》观后感
- 下一篇:复仇者联盟观后感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