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观后感:为什么这么多人会爱周萍?
“绚丽的青春之桨,划出人生的层叠波澜。一代人的追忆,荡涤难以平静的心田。难忘那苍茫岁月,呐喊着温暖的春天。磨练伴随着无怨无悔,展开人生的风帆。”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知青》中那个美丽而坚韧的上海知青周萍就出现在眼前,严冬来临,她盼星星盼月亮地期盼着春天的美好,而春天来了,她又沉寂在百花丛中,成为最普通的一员。随着时代的冰消雪化,她一定是这个世界上很幸福的人,而这个善意回报是她用心、用青春换来的。
有人觉得《知青》不真实,其实,只要认真看下去,就会发现《知青》是同类题材中,解析年代最深刻的一部,周萍身上反射出的周折与无奈,就是畸形时代的佐证,也是那一代人勇敢搏击命运的缩影。一个很上进的女孩,因为出身不好,不能到兵团,只能插队,但她渴望做一名兵团战士,追着队伍,来到了北大荒,尽管上上下下对她的出色表现予以认可,但是,她仍然不能留在北大荒,拼死拼活地干了半年,还是不能穿军装,该上哪里上哪。这是多大的打击,可想通之后的周萍是面带微笑悄悄走的,她越隐忍,观众的心越流泪,因为社会的压抑、命运的折磨,已经透过周萍的那颗伤痕累累的心,让观众感同身受了。
看这段戏时,好多人都心潮起伏,这个角色撩拨了人们尘封多年的记忆,在那个唯成份论年代,周萍以她的坚韧证明了自己,这种证明不是孤芳自赏式的较劲,而是和工农真诚的融合,以善良待人、以诚实做事、孤独而不消极、平和而有自尊,通过努力让大家认可她,喜欢她,这种真金不怕火炼的气质,就是剧中所展示的青春励志精神,只要心中有理想,就能从无路可走中,走出一条路。
从周萍这个角色身上引申,全剧更多展示了人性与畸形年代的博奕,很欣赏梁晓声表达上的精炼,寥寥数语便意犹未尽。官二代赵天亮爱上了出身不好的周萍,这对军人家庭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但天亮的父母采取了变通的方式认可了他俩的婚姻:“你和她结婚,咱们脱离父子关系,其实,这就是个形式,你们该回来还回来。”一个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圆场,带着不可名状的酸楚,胜过千言万语,既暗示了出身这个烙印的残酷,即便军人,在这个问题上,也不能打马虎眼,更体现了他们做人的善良,在原则与亲情之间取舍的定力,同时也进一步烘托出周萍的可爱,荷花一样的女孩走到哪里都被人称赞,农民、战友、军人都喜欢她,都把她看做是好人,出身的隔阂,遮不住她的本身的魅力。
说到这里,不能不提青年演员傅晶,一个90后,能准确地穿越时代,捕捉到那个年代人的心理特征,和上时代的脉搏,实在太不容易了,周萍那双眼,有忧无怨,有愁无恨,“情深深,雨蒙蒙”,就是那个年代、那种身份的青年最真实的写照,一举一动都触动了观众心中的柔软。如果说励志,那个年代青年的抗压能力就是励志,那种排除万难不后退,融合于大众之中的简单就是励志,相对于今天的帅哥、美眉来说,当年真的没有那么多想不开,想不开也得想得开,想开了,都能往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