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大染坊》观后感
陈六子父母早亡,以讨饭为业。但他心存善良,天资聪明,胸怀大志。要饭之余,爱去书棚听说书,身受民间传统文化浸染。一日他冻昏倒在周村通和染坊门口,被救活成了通和染坊的伙计,并被周掌柜认为义子,改名陈寿亭。从此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难得的好剧。从广义上说,这部剧把在旧社会当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系刻画地入木三分;从狭义上说,通过陈寿亭这个核心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把当时山东地界当中的商业伦理、经营之道、兄弟之情、夫妻之情、感恩之心等人文情怀清晰地呈献给世人,更为重要的是,把人与人之间至真至切、至纯至朴的感情演绎地淋漓尽致,在当下普遍急功近利的浮躁的社会心态,很有教育意义。
六哥是成功的,这就必然有其成功的地方,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成功之道,也许对我们是有益的。那就是成功的技术基础管理和领导。
1、六哥是技术大拿,这是毫无疑问的,六哥也是商战奇才和管理奇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六哥的妙计都是以技术熟练为基础的。正所谓一切谋略的基础是实力,没有实力再好的主意也不能发挥作用。(观后感 )偷师学艺、张店谈判、假方巧胜、智斗祥荣、干挺訾家全都是因为技术上的熟练和在技术上巧施花招才拿下来的,没有技术上的实力做后盾,六哥绝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成就。六哥不仅对技术熟,对对手也熟,清楚地知道对手的技术弱点,这就是六哥独霸天下的关键。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对对手了如指掌。
2、六哥不识字,但是技术水平却很高。这全是六哥干得多、常琢磨的原因,也就是说要想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关键还是要勤劳能干、悟性高超,与上多少学、读多少书关系不大。还在通和染坊当小学徒的时候,六哥就能把刘师傅的手艺偷学过来并摸熟了,这说明他悟性很高,虽然不识字但他能自己悟出是怎么回事,知道配料、染布、水温等这个干活过程的重点是什么,脑子里有那么个准确的概念,这才是做事情的关键。
3、六哥热衷上马新技术,创新思想很强大。别看他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对于新鲜东西从来不害怕不打怵,这一点实在异于常人。但是六哥却说出了一句实话“这天底下没有太新鲜的事”,东西新、难度大这不假,可不代表咱搞不定,关键还是有没有切身体会和琢磨,不是有着长年实践经历和对自己的充分了解是说不出这个话的。因为六哥不怕新所以他就敢试新敢用新,但是新技术不像老技术,必须要依靠文字来传播,有时候不光要认识汉字,还得懂得外文才行。六哥当学徒的时候,可以通过干活和琢磨来掌握技术,用不着文字,但是对于国外的新机器,六哥的弱点就相当明显了。但是卢家驹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视的,家驹对六哥的帮助有多大,看看六哥的成就就知道了。
4、六哥不仅好学还喜欢自己创新,如果六子只是偷学到了刘师傅的技术,那么六子其实也只是和刘师傅同样水平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把刘师傅扫地出门是不能保证通和一家独大的。因此,这个时候其实六子必然自己琢磨出新东西了,有了更可靠的保障。所以说,不识字但可以懂技术可以有水平,关键是看人聪明不聪明,能干不能干,敢不敢用新技术,能不能想出新主意。只有技术基础上的管理才是根本有效的管理,如果搞管理的不懂技术就算笼络人的技巧再高也有被人下蛆的缝隙。
坦白说这样的总结对于我来说有些困难,这也只是我借鉴他人的一些文字而已,虽说是他人的手笔但我想说,对于我的教学工作是相当的有意的。细看此剧、细读文字、细品内容,我发现六哥的一些作为,在我的教学工作中的作用:
要有过硬的技术基础(既教学功底,包括:自身教学水平、知识素养、课堂驾驭能力等等)作为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俗话说“给人一杯水要有一桶水”的能力才行,现在的孩子的知识水平、视野的宽度、思维的活动能力等都有可能在我之上。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当教师的该怎样做才能做到以德服人、以艺服人?因此加强自身的诸多修养的提升才生正道。
六哥不识字但技术高,让人服气、让人敬佩。我不能说没文化、水平不高,但我可以提高技术能量啊,让学生在技术层面上仰慕我、敬佩我,以我们为榜样、为偶像。那我的教学工作可能就会顺利更多了。
六哥对新鲜的事物不打怵,有创新精神,知道自己的不足能人善用,对敌人是知根知底,从不做没有把我的事。这点是我努力要学习,随着年龄增大,懈怠的情绪是与日俱增,凡事不感兴趣、没有斗志。六哥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奋斗、不断地发挥着他的聪明才智,从没有懈怠这样的精神我想不会没有人动心、动容。
- 上一篇:《初恋这件小事》观后感1
- 下一篇:《北京青年》观后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