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王》观后感
毛泽东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弯弓射大雕",把元太祖铁木真的形象定位在很多人心中,这种鲁莽强悍与中国传统的阴柔儒雅的审美观是相悖的。我所看到的史料证明,铁木真嗜血成性,古老的西夏文明就因为他的一声令下而被漠漠黄沙掩埋。
《蒙古王》展示了天之骄子的另一面。这部电影以铁木真与其他部落的矛盾为主线,以铁木真与妻子波丽的爱情为副线,以苍茫辽阔的蒙古草原为背景画面,以苍凉浑厚的马头琴为音乐主旋律,表现出铁木真超乎常人的忍耐,宽容,坚韧。那种宁折不弯的硬汉形象,是受传统礼教束缚的中原文化所不能孕育的;那种茹毛饮血的生活,让我们自认为文明的汉族所难以接受的;那屡屡献出身体却备受敬重的波丽,是中华传统道德观所不能容忍的。这使人想到卢梭的观念——回归原始,少数民族未经文明熏陶的生活方式所陶冶出的粗犷,淳朴,似乎更接近于原始的人性。
影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铁木真沉郁刚硬的目光。父亲死后饱受折磨,爱妻波丽被抢,沦为奴隶囚于笼中,命运的打击锻造出他钢铁般的意志,他鹰一样的目光穿透了天宇。这种超人的意志使他实现了统一部落的理想。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有意志型,感受型,情感型。古今成大事者,莫不意志超群。真正的男人,就应该具备花岗岩一样的坚强,大草原一样的宽广。
电影中的“好妻子”,打破了传统的贞节观念。波丽被泰齐抢去,得知铁木真前来进攻,便手刃了熟睡中的泰齐。此时,她已经怀了泰齐的孩子。铁木真被俘,她嫁给驼队商人。救出铁木真的当晚,便把他带到家中,当着商人的面与他同床共寝。尔后,领着商人的女儿,泰齐的儿子与铁木真回到草原。这种女人得到了铁木真的敬重和永远的挚爱。与之相比,项羽战败,虞姬自刎的行为是多么可耻!《列女传》记载,一个女子被陌生男人拉了一下胳膊,便砍断手臂,这种做法多么愚昧!
电影着力表现的硬汉柔情,使金戈铁马的主题有了更深的意蕴。但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浪漫,而是饱经战乱的民族坚毅果敢的灵魂,是等待与信任所铸就的深沉的情感。
看完电影,我陷入沉思:灵魂孱弱的人们,缺少的是什么?花前月下的爱情,缺失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