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正文

《KONY 2012》观后感:“学雷锋”的美国大片

  《KONY 2012》观后感:“学雷锋”的美国大片

  这是一部30分钟的美国电视片,名字叫《KONY 2012》。

  故事梗慨是这样的:乌干达有一个反政府武装的首领叫科尼,他绑架并虐待了约3万名少年。一个美国人拍摄了有关受虐少年的视频,通过播放和宣传来筹集善款,发起组织了一个“制止科尼”行动。由于科尼的暴行无关国家安全,美国政府开始并不热心此事。但“制止科尼”行动所表达的每个公民对自由、正义、生命的向往,以及对每一个孩子免于恐惧和杀戮的人道愿望,迅速激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和参与,连安吉拉茱莉、乔治克鲁尼等好莱坞明星,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等商业巨子都纷纷接受采访表示支持这个行动。结果奥巴马屈服了,军队也派出了。影片最后,该组织发誓于2012年之内抓捕或消灭科尼,解放那些少年。

  以一个电视同行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子富有海量的纪实素材、宏大而运动的场面、眼花缭乱的多媒体手段、煽动性极强的解说词,还有别出心裁的叙述结构、丝丝入扣的逻辑演进、强大的情绪感染,总之是该有的,一切都有了,视觉冲击力超强。无怪乎该片3月上旬登陆互联网,短短4天时间点击率已超过5000万。

  我的第一感是,这片子,美国人干得出来,中国人干不了。不是我们的设备和技术不行,而是思想、文化、道德相对落后,既想不出这样的创意,更没有积极性去干“吃饱了撑的”这种事情。

  这是一部反映美国人民“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纪实作品,与我党倡导的“雷锋精神”颇为相似。只是,人家不学雷锋,却四处可见“活雷锋”,而我们天天学雷锋,结果只有一个去世了几十年的雷锋。

  中国人道德滑坡是不争的事实,套用一句我党评价“文革”时说的话,是“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本人以为,导致“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官德缺失和独生子女政策。前者让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为全体人民树立了恶劣的人生榜样;后者则造成了家庭教育难以避免的“温室”效应(个别狼爸虎妈不算),将下一代溺爱成苍白无力的娇嫩花朵。

  现在,继续探讨“滑坡”的成因,意义不大,因为政改与“只生一胎”的改变远非一日之功;继续探讨“滑坡”造成的损失也意义不大,因为要挽回这个损失恐怕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只是想顺着《KONY 2012》的观后感说几句关于道德建设的闲话。

  人,仅有道德是不行的,因为道德不能当饭吃;但没有道德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你不仅生前缺乏朋友也会死无葬身之地。无论历史还是现实,极端缺德的人,100个中间99个不得好死,比如重庆那位已经阶下囚的“黑打”英雄;剩下的1个生前好死,死后也没有好下场,典型如斯大林,还有……所以,人还是应该有道德的,至少是有道德底线的,不为别人也要想想自己。

  道德,无非是“真善勇”。人际社会中,真,是诚信,善,是友爱,勇,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这些道理人尽皆知,可为啥多数中国人做不到呢?因为道德不是书本上可以学来的,而是在一个良好环境里长时间养成的。谁来帮助我们“养成”?又用什么来“养成”?

  政府帮我们行不行?用学雷锋和八荣八耻作为读本行不行?且不说雷锋事迹的真实性如何(舆论流行“不真实”说),也不说八荣八耻那毫无技术含量的幼儿园思想水平,单从我国60年实践的效果来看,就是不行。

  1949—1978年为毛泽东时代,彼时提倡的“斗私批修”,是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升级版。当然,如果真能做到“官兵一致”,施行起来也没有问题,因为即使是偏激乃至错误的道德信仰,只要让全民达成共识,也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只可惜“文革”一来掀起抄家热潮,才发现那么多官员家里富藏锦衣美食,他们的书架上不仅没有《雷锋的故事》还有《金瓶梅》,是典型的说一套做一套。加以国家政治不断地“翻烧饼”(破坏诚信),终于彻底摧毁了全民的“社会主义”道德信仰。

  1978年至今就更惨了。邓公以下破旧而不立新,任由中国的道德土壤一地鸡毛,全社会通行“强者通吃”的丛林法则,结果把大家逼回到动物世界。

  政府是官员组成的,官员是道德缺失的,指望他们来帮助人民重建道德信仰,可能吗?

  中国的道德重建,真正靠谱的读本是什么?靠谱的倡导者是谁?

  话题扯远一点。朋友的朋友是个企业家,信佛教,最近想请书法名家给他写幅中堂,要我推荐一句佛教名言。我想了想告诉他四个字:“动静一如”。

  这句佛家名言中的“动静”二字,不作事物的运动与静止这样简单的理解,而是色与空(思维与存在、形式与内容)、佛理与修行(知与行、理论与实践)这样关乎世界观和道德修养的佛教纲领。

  儒家说“随心所欲不逾矩”,与佛家的“动静一如”相通。儒家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与佛家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宗教、哲学、经典书籍中,道德公理和普世价值无处不在,学习、掌握并身体力行,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

  读本确定了,倡导者是谁?第一位的是家长,第二位的是教育工作者,因为他们既是孩子学习的帮手,也是行为的榜样,能起到传帮带作用,比起政府和雷锋,更真实也更可靠。

  从宗教和经典中学习道德进而修炼道德,这是一剂“中药”,副作用少但过程比较长。有没有快速见效的“西药”呢?电视片《KONY 2012》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NGO组织和志愿者行动。

  中国政府要允许民间建立更多的NGO组织,号召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志愿者行动,在扶危济困的实践中,大家自然会积累人道主义和慈善精神,并且做到道德学习和道德养成的知行合一。

  《KONY 2012》所提供的信息的真伪,我无法核实,但这部电视片所提倡的不分国家、不分民族的人道主义和博爱精神,以及每一个人都应该对社会积极响应的人生态度,我深以为然。建议大家都去看一看这部电视片,不仅比电影《雷锋》精彩一百倍,也更为可信,更为受益。

  最后说一句,这部片子已经突破了“电视片”的概念,是计算机、网络、图片与视频技术的集合,虽然前三项还没能做到和视频技术分庭抗礼,但已经远非可有可无的“补充”,而是极有建设性的“丰富”。

  “从一个短片看传统传媒方式如何从根基被撼动……”,徒弟所言不虚。流媒体正气势汹汹地向我们走来,它撼动的不仅仅是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而是整个世界。也许,它会终结英雄创造历史的传统,为我们带来一个草民创造历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