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的日与夜观后感
在大家的一片赞好声和推荐下,我终于决定看看电影“金陵十三钗”,不出所料,还是中了我预想的模式-暴力、血腥、性惑,免强看到一半就放弃了。我真是不明白国产电影,特别是大片,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这个模式,难道观众的欣赏力就这么低吗?非要靠这些来刺激感官吗?要说刺激也到是给我带来些刺激,那就是“恶心”。
以战争为题目的电影很多,不少好的战争电影不是用暴力和血腥来表现的,是通过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人性的扭曲、感情的摧残、心灵的创伤等等。记得多年前看的一个以二战为题的电影,其中的情景仍然深深刻在脑海里:那是一位年轻的士兵夜晚在一张单人床上辗转反侧、坐卧不宁,设想和期盼着恋人下夜班后与他的欢聚;那是这位士兵在朦朦的晨雾里跑到恋人工作的医疗所,发现恋人因救治伤员临时加班而未能如约,两人面对面流露出催人泪下的伤心、无奈和悲哀;那是这位士兵站在奔赴前线的汽车里,痛苦地目送着车下泪流满面、渐渐远去的恋人,他和她错过了头晚两人的第一次,也许是仅有的一次甜蜜约会。此情此景深深触痛着观众,这里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血肉横飞,却让观众的心和他们的心一起颤抖着。
我相信肯定有观众和我一样,喜欢更贴近生活的电影,因为从“锵锵三人行”节目中听到最近有一部叫“桃姐”的电影买出了最高票房的记录,我家的电视机顶盒中没有这个电影,但有一部同一位导演的影片“天水围的日与夜”,据说与“桃姐”风格相近,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和喜欢,所以对于平时不大看国语电影的我,就在看了“金陵十三钗”没两天,又看了“天水围的日与夜”。后者的平淡、含畜和沉静与前者的暴力、血腥和性惑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不看后者,我不会有太大的冲动说什么,看后便忍不住要说几句了。
对看惯国内大片模式电影的一些观众,可能会感觉“天水围的日与夜”太沉闷、太没有刺激了,但我却将它从头到尾看完了,虽然影片中没有任何戏剧性情节,但片中的人物关系和细微的感情变化却时时牵挂着我的心。导演从身边人的生活着眼,通过我们熟悉的人影-勤劳乐观的妈妈、少言寡语的儿子、年迈独居的阿婆…,来体现人物内心深处的感人力量,这种力量带给观众的不是身体上的刺激,而是心灵上的启迪和升华。
也许是我老了,也许是生活在和平年代思想麻痹了,总之,我对暴力、血腥、性惑的作品,其感受是肤浅、浮躁、庸俗和低级趣味,尽管它的主题是宏大的。如果只是偶尔一两个这样的作品还可接受,百花齐放吗,但如果形成了一个经久不变的模式,我不禁要问是主流观众的欣赏水平不够高呢?还是作品人自己爱好这个模式?常听人们说:了解一个艺术家最好的方式是了解他的作品,通过作品可以看到作品人的内心世界。
通过看“天水围的日与夜”,我看到了作品人对普通人群的关注,看到了作品人的朴实、善良和同情心,看到了作品人的品味和爱好。许鞍华导演的朴实低调实在与印象中的很多名人不一样,她说她是一个普通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原来许导演将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难怪她的视角是平视的。
- 上一篇:复仇者联盟观后感:群体英雄主义的胜利
- 下一篇:女巫季节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