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的麦子
——电影《白鹿原》观后感
麦子,高粱,玉米,棉花,这些庄稼站在土地上,就好像一些女子落在乡村。她们是红颜也是祸水,随尘烟而逝,随笑谈而成传奇。
田小娥当然是麦子。她有一棵如麦子一样青葱的心,也渴望像麦子一样一生有一回灿烂的金黄。她渴望大风来拥抱她。在广袤的土地上掀起波浪。然后安静的等待被收割,等待和无数麦秸一样堆晒在贫穷的院落,过完一生。
是的,麦子的一生,早已注定。
看那影片的开场,大风吹呀,麦子笑呀!大风吹呀,麦子哭呀!
她哭命运的无常。恨爹娘把她嫁给郭举人,一个有几个老婆的可以做她爷爷的人。没有爱的婚姻是阴暗漏雨的窑洞,她不甘心煎熬到白头。
她把自己融入成熟的麦子中,唯有低头弯腰割麦的黑娃看见了她。她在看到他的一瞬,心儿便如麦子遇到风一样摇摆。
她是别的男人的闲话,却是黑娃的心疼。这注定了他们的纠缠。且不管是一时还是一世。
“好吃不?”“好吃,好吃”。两碗“俺做咧”的面条,暖了他的胃,融了他的心。
干柴烈火的后果是被痛打。坏了名声,好在有命。搀扶着回到他的白鹿原村。
如果白鹿原的族长白嘉轩同意他们入祠堂,如果黑娃的爹鹿三容得下“破鞋”儿媳,如果没有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他们原本可以安稳的过完一生,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许多多陕西农民那样贫穷卑微的命运一样。
但这就不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白鹿原》了。那年父亲从图书馆借来了《白鹿原》,我也随便翻开,开篇第一句话颇具诱惑:白嘉轩后来引以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让人感觉此书是揭示命运的红与黑,人性的罪与罚。许多情节如今都已模糊,但田小娥这个名字是不会忘记的。
在电影白鹿原中,则以这个名字为主线,其背景是从剪掉辫子的清末民初开始,至1938年日本鬼子的飞机在白鹿原上空轰炸为结尾。其情节以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的故事为脉络,演绎那个年代人世间芸芸众生的命运兴衰,彰显着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刻渊源。
电影中少了原著个别人物和情节,但与田小娥有关联的男人一个都没少。这些男人是白鹿原不可缺少的人物,否则,电影就不能以白鹿原命名了。
白鹿原最有声望的除了白嘉轩便是鹿子霖了。这个内心一直想占有族长这个位置的乡约,始终想借刀杀人。这把刀便是田小娥。
在不知真心还是假意的帮助小娥打听黑娃的消息中,他们在破旧的窑洞因“都是匪属”同命相连。她给他倒酒,她喊他伯。然而挡不住他借着酒劲把她按到炕上。如果和黑娃是激情的话,那也是有一见钟情做底。而此刻的小娥唯有保命而屈辱的活着,像麦子一样任人宰割。她的身体是无奈的顺从,而她的眼里是强忍的泪水。
她依计诱惑白孝文。这个看起来斯文老实的男人,其实从见小娥第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但他至多有非分之想,不能也不敢轻举妄动。他喊她嫂子。他答应过黑娃要帮助小娥,在用木柱支撑窑洞顶以防漏雨的黄昏,他们终于心甘情愿的缠绕在一起。
在饥荒和瘟疫来到,白孝文卖身当兵以保命有身孕的小娥。然而,黑娃的爹鹿三用刀杀了这个“害人的女人”。他的刀从背后插入她的心脏,鲜血从刀的切口汩汩而出。她的死就像麦子被收割一样无声无息,而她的魂魄被刻板冷酷的白嘉轩镇于塔下。
田小娥,这个原本纯朴可爱的女人,却成为白鹿原最低贱的女人。
麦苗,麦子,麦秸。田小娥的一生,女人的一生。爱是女人整片心田。没有人知道,麦子追逐风,就是女人追求爱呀!
唢呐依旧在吹,锣鼓依旧在敲,嘶哑的喉咙在说古唱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都随尘烟去。
唯有风吹麦动,一年又一年。
- 上一篇:电影《搜索》观后感
- 下一篇:《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