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战》观后感
我自己得承认这是一个最易招致骂街、泼水、扣帽子的标题,但却寄希望能够更为贴切地传递出影片的质地与内容。在经过了反复的考量后,我没发现这个概念与该片的真是含金量有着怎样的落差或不妥,所以便堂而皇之地标在顶端,希望能起到一点点“哗众”的效应,而勿需“取宠”。
在乍一看到梁乐民与陆剑青挂在导演名录上时,我也不能例外地会对影片的标准产生些许怀疑,如果不参照幕后参与的话俩人的履历可谓是一清二白,实在是让人找不到什么风格参照,所谓的对观者的心理保障就更甭提了,能够执掌这样的大卡司,是否会因经验不足而导致整体失衡?又是否因身轻言微而无法分割三大老牌影帝、三大新晋偶像的配置而致使失控?然而这一系列曾经存于脑海中的预见都没能发生,很是意外地欣赏的了一部稳健、大气、精纯的好戏,让人不得不由衷地击节报好,送上掌声。
整部影片布置下了一个悬疑线,可称之为以“寒战”为名的连环套,把一场由绑架警员的勒索案所引发的风暴越滚越大,形成了震动香港警界的“蝴蝶效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观众们紧张的神经随着剧情线索在向恐怖袭击、金融勒索、帮会报复等多个方向蔓延,但最终却都碰壁而回归原定,自郭富城所扮演的刘杰辉正式接管“寒战”并夺了案件指挥大权后,剧情一下子来了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向权利斗争与办公室政治的方向铺陈,让人在未解开的悬疑谜团前又堕入了另一重迷雾中,这种配置实在是很颠覆,也很考验观者越发紧绷的神经,从戏剧层面与电影角度等多方面衡量这个案中案、事中事、谜中谜的剧情整合都显得格外的高明。
我很欣赏在中盘搅乱全局之后,导演与编剧不做简单化的英雄主义式肉搏的行为来解套,而是选择了一个旁枝自侧面抽丝剥茧的破局方式。所以,一时间里警界枭雄们全然哑火了之后,廉政公署的愣头小子们粉墨登场,从急功近利与反人情的面目给人以生厌的印象,却最终成为了破解大案谜团的幕后勇士。当然,这其间又暗藏了两个策划者的高明较量,自心理与案理层面斗智斗法,这就是片中一度身陷困局的刘杰辉与其对手李文彬的儿子……
遵循不做剧透的法则,我们暂且把人物与案情的玄关埋一埋,只说说影片所传递出来的亮点成分。其一,《寒战》与《新警察故事》其实有着相近的基因,都是老派警界枭雄们与年轻一代人的生死缠斗,两代人的价值观冲突与人性鸿沟暴露的十分极致,甚至称得上是极端。其二,与以往超人般的英雄横空出世拯救世界拯救香港不同的是,《寒战》自始至终都在展示着多单位、多部门、多警种的团队配合,所有的个人化行为都是在影片中被立为反面而被重重推倒的。其三,司法监督的效能在影片中被放至最大,展现了一种无法令人情裹挟的正气氛围,这与以往的港产警匪片黑白混淆共享江湖一隅的做派完全是天差地别。其四,权与利是摧毁人正常心态的祸根,惟独法理不可撼动,影片最终最大化的亮点其实就在于人情、人性、人欲与法制的全面对峙,双方是你来我往,在电影框架内做了一次殊死的笼斗。
在新导演的精心编排下,《寒战》被包装得精美而大气,未如故事框架那般仅仅局限于办公室内的斗嘴斗心智,而是如《反恐24小时》那样做了外勤与内务的双线叙事,所以会令人无论是在感官还是在心智上都领略到一定的震撼,领略到风格相近的惊心动魄感。而影片的细节层面,无论是在警种、警械的交代还是在不同部门的权利范畴与职能方面都刻画得细致入微,斗智斗法的阶段运用法理也都丝丝入扣,半点都不含糊,这在以往的香港电影中是绝对没有过的,也并不是好莱坞的做派,倒是很具美剧的范儿。片中郭富城、梁家辉的双雄会可谓是星光四溢,两人都能在剧情框架里拿出多年来最佳的表演状态把戏剧推向极致,而且展现出的气场也十分之强大,不输《无间道》。刘德华在片中虽说戏份较少,但气场也同样强悍,有把氛围引向高峰的推动之功。再说到片中的年轻一代艺人们,在与老牌影帝们的对戏中风头不让,十分的纯熟老辣,尤其是咄咄逼人的李治廷以及那令人心底发凉气的彭于晏,他们的表现均已是超越了以往而给出令人称奇的质变,必然会极具说服力地征服到观众。
新人新力量,是香港电影未来的希望,同样也是整个华语电影领域未来的希望,整部《寒战》以老带新、以新助老的模式很具参照性,就如同十年前《无间道》一样在编、导、演等多个层面做着新老交接的尝试,让新一代的锐气对老气横秋的港片市场做一次革命性的冲击。同样,寄希望《寒战》不仅是局限在香港一地绽放,同样也能为内地电影界带来一些创新的养分,为刚刚解除冰封的警匪片市场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启示,能够在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实现一种革命式的后续影响。
- 上一篇:《三个傻瓜》观后感
- 下一篇:《穿条纹睡衣的男孩》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