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观后感
今天去看了建党伟业,说实话,我中途哭了几次,出来后朋友问我为什么哭,我说是因为激动,但我想是受了感染,那种为理想为国家为民族奋斗情绪的感染。所以,要我说,这是一部好片子。
当然,这是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其中的剧情没有什么看点,很多不喜欢它的人都是因为剧情,但看电影都要看一个剧情么?只要能让你感动,让你笑,让你回味的电影,它就应该是部好电影。如果你没有回味,那只能说它不适合你。
应该说它是以记录为主的,特别是建党的过程,不过我看到的并不只是建党的过程,还有当时人们为追求发展而做的努力。在民国时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些有识之士急于令国家变得强大,不再受人欺压。很多人都做出了努力,特别是那种有着远大理想之人,为了理想坚定不移,哪怕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深深震撼着我!
陈独秀与李大钊,这两人我十分佩服,在当时的环境下,竟能以一个文人带领学者改变国家,甚至影响了国家与历史。在追求的过程中,他们也曾迷茫过,也曾痛苦过,但都坚持了下来,最终找到了方向。而胡适这个人相对来说比较智慧,他曾废除了繁体字,文言文,我以前曾十分痛恨,但现在想想,这是国情的需要。如果孔子的言论还被人们所推崇,改革必然会受阻。孔子他代表的已经不是他个人,而是传统封建文化,像电影中说的,他本无错,这一点胡适又怎能不知,可是社会在发展,就需要废除一些旧的体制与文化,形成一个风潮,进行全社会的整体改革。
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些有一腔热血之人,真的是有了用武之地,国家与人民需要他们,而他们也果真不负众望,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为了国家与人民。
刘德华演的蔡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既已许国,何以许卿。他是爱着小凤仙的,但国家需要他,他就要牺牲个人,那是一种无奈,爱到骨髓,却无可奈何。他有大志,却也希望得到圆满的爱情,可只能选其一。
得说说刘烨,他是主角,他的演戏水平,我挺看好,最初是从《血色浪漫》看到他的,后来又看了书,发现是这书写的太好了,不过他的演技也很棒。他演的是毛,起初很迷茫,参军,学习,后来终于想明白了,要建立一个工农阶级的政党。(观后感 ) 在建党时,陈独秀与李大钊没有去,想必不仅仅是怕与俄国人冲突,也许是想要把这重任交给后人,如果没有得力的后生,中国就无法发展,这种精神与魄力能力都是要传承的。
文中有两句话挺好,一句是陈独秀与李大钊说的“如果巴黎和会成功了,那将举国欢庆;如果失败了,那积压了近百年的民族怨恨必将如火山爆发。”大意是这样,所以对于巴黎和会,失败了,反倒要比成功了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还有一句就是陈道明说的“弱国无外交”。
其实,整部影片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它叫《建党伟业》,不过我希望还能看到更多的事情,比如梁启超、康有为,还有孙中山,和蒋等,对于蒋,只有刺杀陶成章的戏份,而后面却没了下文,只有几个镜头,我还没有看到上面标了名字,就是说,可能有人不会知道他是蒋。其实对于建立黄埔军校那一块,我非常希望看到,但是却并没有出现,关于北伐,那自然是国民D出的力多。对于历史,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政治成分,我希望将它公正化,是非留给后人说,很多人起初都是好的,年轻时也曾有一场热血。
我只希望公正些,功不低过,过不抵功,谁都会犯错,其实这种事情,就连毛也没有做好。当然了,有些错误是不可原谅的,汪精卫也曾是革命分子,但后来却当了汉奸,不过在说起革命初期时,就不能将他看成是个汉奸,只能在抗日时说他是汉奸。
说了这么多,我还想要说,我希望能像当时那些人一样,去用一生追求自己想要达成的愿望,不仅是为个人,而是为整个民族,并且坚定不移。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也能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勇敢地付出实践。志大志小都是追求,只要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就好,哪怕是平淡的生活,这也是一种追求。
- 上一篇:《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三)
- 下一篇:电影《建党伟业》观后感(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