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正文

让熊猫飞观后感

《让熊猫飞》观后感

  《让熊猫飞》注定是一部新奇特的国产电影,这部将于6.1公映的影片因先锋行为艺术家赵半狄而充满奇幻色彩.影片类似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及学生演学生家长演家长的模式都为该片披上了浓浓的“新、奇、特”特色。但就我个人而言,喜欢这样的风格与创新,至少在华语大片横行且一切向“钱”看的今天,这样一部旨在公益性质的电影实属难能可贵。

  《让熊猫飞》故事并不复杂:以“熊猫”作为艺术符号,邀请全国少年儿童以熊猫为创作灵感进行不限形式的艺术创作,拍卖、募捐所得用于在黄河边建一座非常实用的养老院,以供养那些年迈却无家可归、无人可养的老人。《让熊猫飞》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灵感,而落脚点则立足于公益慈善上。因此,《让熊猫飞》实际上是一次让孩子们(主要是90后、00后)爱心、创新一起飞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共有近3万名90后00后参与活动,尽管有人因家长阻止而失败,但更多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都成功了,实现了“让爱心、创新齐飞扬”的双赢结局。无论是媲美美国变形金刚的中国版“变型熊猫”,还是一首歌曲,一篇作文,一次改装...都记录了孩子们创新过程的点点滴滴。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爱,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

  《让熊猫飞》是部儿童片,是写给孩子的“关于爱心与创新的‘情书’”,但它也适合家长们看。影片不仅教会让孩子们如何去爱,如何创新,也让家长们明白,支持孩子创新,一切皆有可能。在这方面,影片给家长们上了深动一课。实际生活中,面对孩子的创新思维,有的家长不仅不鼓励,反而各种方式阻挠。以耽误学习为借口,以影响休息为理由,无情地将孩子的创新思潮“暗杀”在萌芽状态。但也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新奇特”想法给予了大力支持,不仅在金钱上,更在精神上。很明显,《让熊猫飞》是非常支持家长对孩子的这种鼓励的。

  作为祖国的花朵,栋梁之才,孩子拥有“新、奇、特”想法,家长、学校、社会都该鼓励、支持。不仅如此,更应主动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创新,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尤其是当这样的创新与公益慈善爱心紧密结合在一起时,社会则应提供全方位支持。从这个意义上说,《让熊猫飞》的故事就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范例。

  《让熊猫飞》,让“爱心、创新一起飞”。影片不仅让观众看到孩子们的爱心与创新,更体会到孩子、家长在此过程中的成长与历练。坚持、恒心、挫折、锲而不舍、如何获得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失败后如何不气馁、面对同学嘲笑该如何正确面对,风雨之后见彩虹...如此种种,影片的每一个细节对此都有解读。

  《让熊猫飞》不仅是一部“新、奇、特”的艺术电影,更是一部直击现实教育问题的纪实性影片。它为当下问题多多的孩子教育问题提供了诸多可以借用且立竿见影的方式、方法。所以,即使把它看作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片子也不为过。

  《让熊猫飞》还是一部有着丰富内涵与积极励志意义的主旋律电影。它的人文关怀、艺术气息、现实意义是很多影片都难以比拟的。尽管这样一部电影在当今影市足以用“奇葩”形容,但要繁荣华语电影市场,类似的影片不妨可以多些,再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