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观后感
1937年对于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或者是九十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显得很陌生,就像是我们的记忆的存盘里面所有的上世的有关于1937年的南京的记忆都被强行的抹杀掉了,仿佛不愿意我们再回忆起那种鲜血淋淋的残酷记忆。有所记忆的只是我们小时候老师痛心疾首让我们捧着教课书看那鲜血与耻辱交织的黑白老照片和一行一行触目惊心的文字。
之后慢慢的长大了,我们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太多太多的只言片语,一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有可能失真的旧照片或影音资料,然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会定期的有大把大把的相关的各种资料蜂拥而至。于是,不管我们是不是了解与否,就在脑海之中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或动摇的事实。我有罪简单的词汇把这种所谓历史传达下来的记忆表达一下:鲜血——眼泪——死亡——恐惧——愤怒——耻辱——悲哀。这些东西像一顶又一顶重重的帽子压的我们在下面残喘,压得1937年的南京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某些可怕的数字,因为某些大多数人不愿再次揭裂的伤口,我们就带着无比的仇恨的眼睛来面对日本的一切就因为我们不管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都把矛头直接指向日本人。我就从懂事起开始仇恨日本。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却栖集世界一流的经济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还有全世界风靡的电子产业即日本制造。
其实从建国后中国开始真正发展自己的国力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军事法庭上重新向日本讨回公道,特别是他们竟然在教科书上公然篡改历史,显然不把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创伤放在眼里,我们不怕流血,但我们怕在若干年以后许许多多的子孙都不记得祖先的这一段耻辱的经历以自鉴了,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有自己的尊严,我们要真理我们要公道。时间飞逝,当年的那些残存德友良知的敢于作证的日本人一个又一个去世,南京留下的人证也大都不在了,如果,假设是如果,在许多年以后我们凭什么解读历史?
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审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了。时间告诉我们,有一天当所有知情人全都死掉的时候,也就是日本篡改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再重新把那些东西再用语言叙述一遍,不愿意再重新把那段历史在用光影的方式娓娓道来。那样显得太残忍了。把尚未愈合的伤口再重新撕裂,然后撒上盐巴,然后躲在无人的角落自己残忍的痛苦与哭泣。
陆川轻而易举的撕开了这个华丽耻辱的伤口。陆川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个草根的贵族后裔。
他是个很奇怪的人,他的东西显得很特立独行,他一直拒绝商业的东西,一直行走在主流与非主流,边缘与非边缘的交界处,他开始用生猛的手法来表达华丽鲜艳的东西,简单中带有一点的撕扯与纠缠不清,明媚之中又带着倔强的草根的丑陋。他有自己的思维,而且绝对不会受任何人的束缚,他写实,在写实之中带着他自己的生猛刻画。从《寻枪》到《可可西里》又用了四年时间升华了这个《南京,南京》。一种非语言可以诉说的真实让所有的画面与手法失去了颜色。他的作品也几乎没有什么紧凑的故事情节,他不会讲故事,他只会把他的想写的东西表达的散文一样不动声色和平淡缓慢。他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一样的开局通向一样的收尾的道路是千千万万种的。
一步一个深邃,一步一个跨度,一步一个情绪。当所有的情绪堆积起来展开来了,所有的矛盾激化了,你就看到陆川躲在人群的后面潇洒的洋洋得意。于是,一个心肠极热而眼极冷的男人就凸现出来了。
不算很长的一部电影我整个看的是相当的难过与痛苦,的确,像很多的人说的一样,画面显得凌乱而粗糙,很丑很丑的情节与解读方式让我们在看的时候是一边痛苦难受以便忍不住的胃疼。高清的镜头时而缓慢移动,投射出了像上个世纪末的黑白老电影的感觉。把电影里面所有的色彩抽离干净,换上浓郁的化解不开的悲凉清冷的格调,用了最原始的手法最直接的方式讲一个仿佛与我们无关的像散文一样的事情。冷酷悲情极了。
从另一个特别的角度打开了我们尘封的记忆。我们努力想忘记怎们也忘记不了,我们强行把它们存于我们记忆的死角的东西,像一杯白开水一样被倒了出来。他在解读你的漆黑如墨的记忆。镜头由模糊变得清晰,画面变得沉静抑郁。一群表情冷漠的军人的身影出现了,大片大片变成了废墟的家园开始刺痛我们的眼睛。
第一个主角应该交给刘烨来解读。那是一个我喜欢的不得了的男演员,但是当镜头切入特的时候我差点没有认出来了,那是一个最没有个性与特点的妆扮了,整个人显得平庸与简单。瘦弱的身体显得病态,只有一双明亮的不行的眼睛和棱角分明的一张脏兮兮的脸。从他出场到死亡的一大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再对其留有其他的印象了,因为他显得太普通太过于平静,面对敌人,面对同胞,面对死亡,面对新生都显得没有任何语言的平静。一个普通的英雄的形象跃然而出。
那一张坚毅刚硬的面无表情的脸,一张严肃的有点愤怒的脸,一双闪烁着仇恨、不屈服、大义凛然和太多无奈的眼睛。只是没有语言后来我才明白,原来一个平凡的民族英雄也不会有什么豪言壮语,不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表现的,他太平凡了,像无数的军人一样,他们自己可能都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理所当然,一个军人要做的而已。即使有什么大义藏于胸中也找不到可以倾泻的方式来表达,只有沉默,像一杯浓烈的陈年老酒。
可是就是他的平凡掩映下,伟大崩裂而出。当他从容站了起来,迎着日本人的的枪口表情严肃而平静的走进万人坑时一切语言失去了颜色。所有人都在呐喊,他还在沉默着或许他认为自己要做的还没有做完,他很无奈,很怆然的离开了,如果还有如果的话他还愿意端起枪把子弹射进日本人的胸口里。他最后选择了英勇不屈的死去,很悲凉很痛苦,也许他只不过想有自尊的站着倒下而已。他的不忍,静静地把手掩向了小豆子的眼睛。
死亡在那一刻显得生硬与伟大。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军人的尊严,战败对于一个军人来说很耻辱的,但是在最后他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有时候军人的意义不在于战争的成功或失败。什么是英雄?适时的死亡,能让我们在需要怀念他时痛痛快快的想起他的人。
范伟把唐先生的那个角色演绎的分外的讨巧。对于整部电影来说他的挣扎与蜕变都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本来是一个奴颜婢膝的人,一个卖国自救自私自利的人。我们讨厌出卖灵魂出卖祖国的人,所以我们厌恶这种世俗的人,但是在危难当头死亡临近的时刻有几个人真的能做到临危不惧活的有气节?虽然有最后的蜕变但我们已让不可原谅他,他出卖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自尊更是一个民族的气节,更令人不可原谅的是他把一切卖给了魔鬼。当他从容送走了老婆孩子之后平静的说出我又有孩子了,显得决绝而有希望满地。我还是恨他的。
高圆圆是个漂亮的令所有男性都可以侧目的女人。她很年轻,很有青春的气息。当她在青红之中顺利完成了自己人生风格的变化之后就变得老道极了,开始告别了青涩真正走进了一个高峰时代属于她自己的时代。她在整部电影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她成功的塑造了一位果敢,伟大,坚韧又挣扎在边缘的女性,她是不惧怕日本人的,她敢一次又有一次面对日本人的冰冷的枪口扑在同胞身上,她的眼神很犀利,很绝望很悲哀,又带着一种从容,她的身上有一种天生的悲天悯人和热忱,她的退场只是显得沉闷而悲切。
对于江一燕在片中近乎完美的演出我要说的很少,只是要把她推向一个什么所谓四小花旦的神坛,就显得少过于急躁了,很容易毁了她的。她只是一个很好的演员而已,长相也有点那么以次充好。有好的导演和剧本才会有成功,胜利都不会是一个人的。因为整部影片的火花四射,刘烨与其他演员的石破天惊,就显得她的精彩就不那么的出彩了。千万不要拿一部作品来说事。
而另一位女主角秦岚则显得很平淡,虽有几分功力在里面,但是角色限制了这个美丽女人的发挥。
记住下面的镜头吧,或许你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一、镜头缓缓囚禁了刘烨的面无表情的脸,安静、平淡。浅进浅出的镜头在直面刘烨的双眼时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清晰。
二、刘烨抬起了头慢慢的用亮的怕人的眼睛射向日本人冷冷的枪口,缓缓的起身,一个,一个又一个。人群缓慢的移动向万人坑中,平静的没有语言和态度,压抑着深的像条湍急的黑暗河流的情感像横亘在血管之中棉絮一样。
三、刘烨平静的站立在呐喊的人群中央,缓缓的用解脱的双手掩住了孩子的眼睛。
四、一位日本将士踏上了碉堡,眼下出现了层层的死尸相累的坑穴,残绝血腥的场面在日本人麻木的表情掩映下显得恐惧悲哀。
五、死尸之中刘烨的眼睛依然睁得硕大。
六、所有女人站在广场之上,依次拿起了剪刀剪短了长发。尊严像头发丝在细细的风中乱飞。
七、日本人需要一百个女人作为慰安妇时,拉贝先生与高圆圆的痛苦表情,和流下的耻辱的眼泪。
八、安静的人群中,江一燕第一个举起了孱弱的手,之后是一个又一个手臂擎了起来,脸上清冷的泪淡淡的流下。
九、层层赤裸的女人的死尸像什物一样被两三个麻木的中国人在日本人的人群中拉了出去,迎着黄昏寂凉的颜色。
十、一位愤怒的日本人撕心裂肺的吼:我要回日本。
十一,拉贝先生面对人群重重的一跪,满脸泪水的说:I am sorry
十二、高圆圆绝望的回头一撇,轻轻的对中泉说:杀了我。
十三、最后中泉英雄静静地放走了小豆子和不知名军人,以及想回国的日本兵,说:活下去比死亡更困难,不是吗?用枪结束了自己挣扎的生命。
- 上一篇:《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电影观后感
- 下一篇:功夫熊猫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