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后感正文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

  文/三水

  战争片被我当成无声电影看完了,没有背景音乐的带入,也没有丰富情感的对话,一切都是自己想像,少了枪林弹雨的声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子弹打到人身上也少了一些些代入感,特别是狙击手那段,8人小队开始出现死亡,我就在想,要是没有声音,只有人中弹倒地,那岂不是很恐怖,一颗子弹一条性命,死神无情收割,翻译阿珀姆以为人是可以获救的,需要接受一个人的忏悔,如果是双方并且战犯可处理的情况下,我会接受他们的忏悔,其他的情况下,让他们死亡是对自己兄弟、同胞的善良,导演很好的诠释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影片最后阿珀姆还是放过了那个已经放过了一次的德国兵,这种善良希望没有再用错地方。

  战争让更多人的生命变得廉价,让更多的人改变了自己,骁勇善战的米勒上尉的来历在军队中被下属各种猜,并设下了赌局,当他自己说出原本是教师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了,米勒上尉的表现与之前的职业格格不入,战争改变了他,面对死亡慰藉自己,今天所杀一人,可以保护到十人、上百人,在面对或许根本完不成的任务,面对同伴的陆续死亡,眼神开始出现迷茫,这时服从命令变得尤为重要,命令可能是错误的、没有希望的,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米勒也知道这是个混蛋活,都想说上一句“长官,我对这事儿有点看法”,说完还是去执行任务,为了寻找一个毫不相关的人,让他能够平安回家,并且需要赌上自己的生命,他很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部下要以此种方式失去性命,瑞恩到底是谁?一无所知,偷偷抹掉眼泪继续出发。

  战场上,谁都想要回家,这份渴望被人们深深的放在了心底,在死亡之际,这份深深眷念从心底喷涌而出,都在呼喊着“妈妈、妈妈。。。”,他们加入了战场可能是为了实现了年少时的英雄梦,也许只是一时的气愤,留下母亲在家等候着自己的归来,那归来的是人还是信,又有谁知呢,曾无数个担心害怕的日夜,又有谁知呢,想当英雄难,当英雄的母亲更难。

  《拯救大兵瑞恩》是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战争片之一,无论是专业评影人还是观众都给予了一致好评,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完成了这一次观影经历。战争题材的电影,往往更能显露人性,中国有句古话"大难当头各自飞"。习惯了和平安逸的人们,难以探求战争状态中人性的善恶。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八个人一起去拯救瑞恩,他们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迈体弱的母亲经历所有儿子丧命于现场的悲剧。这种饱含光辉的虚构足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再过多的苛求情节是否符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把虚构幻为现实,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瑞恩的内心经历着痛苦和挣扎,不单单是失去兄弟的痛苦,更多的是对那八个士兵的牺牲而感到的愧疚。他无法扭转,他所能做的是在往后的任何一个时刻,提醒自己好好的活着。活着的意义不单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那八个忠诚的勇士。这一动力贯穿着他的一生,直到头发花白,回想起这段经历,仍然会热泪盈眶。

  电影概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于海外各战区陆续阵亡,其母亲将在一天内接到三个儿子的死讯。而隶属101空降师二等兵的小儿子詹姆斯·法兰西斯·瑞恩则在参与诺曼地的空降行动后下落不明,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在法国前线作战的美国陆军游骑兵组织一支8人小队深入敌后,只为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