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一)
——《扫毒》观后感
近年香港电影在角色的设置除了传统的双雄模式还加入了铁三角模式。组成这个铁三角,演员搭配主要离不开那几个中生代主力如吴彦祖、古天乐,还有几位中年影帝,有他们在,电影也就保证到阵容鼎盛,比如两部《窃听风云》就是成功例子。《扫毒》这回的铁三角组成是刘青云、古天乐、张家辉。
《扫毒》延续近年港片的男主角组合看似新意欠奉,但这次在陈木胜的掌控下却拍出近年香港电影少有的豪情壮志和兄弟情义,它更多延续的是八九十年代经典港片的男性情义传统。片中一曲郑少秋的《誓要入刀山》在重新编曲后,除了保留原有的豪气,加入了不少现代感,可以说是对现代兄弟情义的新诠释。我认为陈木胜在《保持通话》之后进入了他个人的创作低潮,在之后的作品中给人有迷失方向感觉,《全城戒备》的类型飘忽导致口碑票房双失,《新少林寺》更难以体现陈木胜个人风格,于是一等几年,终于在《扫毒》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陈木胜回归,看到他擅长的内容和元素。
《扫毒》的故事围绕关系如亲兄弟的三名缉毒警察,马昊天(刘青云)、苏建秋(古天乐)、张子伟(张家辉)远赴泰国办案,在执行任务时面对大毒枭八面佛行动失败,最后三人面临生死抉择,三人兄弟情义受到各种人性考验。陈木胜把自吴宇森、林岭东,到师父杜琪峰的男性情义主题在《扫毒》中发挥到极致,也有不同程度对他们的致敬,比如古天乐在戏中饰演的卧底警察叫“阿秋”直接致敬林岭东《龙虎风云》里面卧底高秋。全片结尾酒吧内的大枪战,除了凌厉的剪辑体现陈木胜的影像风格,场面设计和调度,还有这场戏所表现的主题却是很杜琪峰的,最后三人坐在沙发唱起《誓要入刀山》,而大战将一触即发,他们却回忆起年少时大家一起踢球的经历,这场戏让人想起杜琪峰《放逐》最后一场戏。
陈木胜的铁三角男性主题其实在多年前的《男儿本色》已经见识过,所以《扫毒》在某种程度上又可以是一部中年版的《男儿本色》。但和《男儿本色》相比,《扫毒》在角色设计上更为优秀。陈木胜和文隽在编剧的时候给戏中三个角色制造出足够的冲突和张力,而且从头到尾都紧扣三个人物之间的兄弟关系,情节的编排也均建立在这三角关系的基础上,所以张子伟在泰国没有死是预料中的情节,只需看编剧如何在后面交代清楚。
《扫毒》片长达130多分钟,这对于港产警匪片来说稍微偏长,因为陈木胜要在这部电影里兼顾三人的戏份,要使刘、古、张三人都能在里面充分发挥各自角色特点。这三人的发挥和在戏中的作用基本能平均分布全片前中后三段。前三分之一属于刘青云,中间三分之一古天乐占主导,这三分之二的戏中张家辉的角色较弱,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多体现在刘青云与古天乐之间,而到影片最后三分之一,张家辉“复活”后明显地占据上风,最后对抗八面佛自毁一手,这场血腥戏又多少有点当年张彻《独臂刀》的影子。
刘古张三人在《扫毒》中演技各有所长,他们都演绎出各自角色中的勇、情、义。他们均会是明年金像奖影帝的有力竞争者,但我认为金像奖更应该给古天乐一个提名,刘青云与张家辉两位早已是影帝,而古天乐年年均有不错表现,但总是与最佳男主角提名无缘。今年古天乐的表现更胜往年,尤其今年他面对两部题材相近的电影演绎不同的角色,先在年初有杜琪峰《毒战》中饰演毒贩,后有《扫毒》饰演卧底缉毒警察,两个角色难度都不小,《毒战》中要为自保而心狠手辣,《扫毒》要在家庭兄弟还有卧底世界中挣扎,两者都是挑战人性的角色,所以《毒战》和《扫毒》金像奖都应该在其中选一作为古天乐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香港电影行业,请给古天乐一个机会。
电影观后感(二)
——《私人订制》观后感
文/马庆云
如果说《顽主》、《甲方乙方》这样的“好梦一日游”中,还是中青年王朔对生活的聊侃态度的话,那从《非诚勿扰2》开始,作为编剧出现的王朔,显然已经步入他更加沉稳的中老年时期。当然,在《非诚勿扰2》中,编剧王朔只观照了人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态度问题,但在《私人订制》中,我们却可以看到,他对包括权利、艺术、金钱在内的大量事物都报以苍凉。
与青年对权利腐败的批判态度不同,王朔在“范伟清官梦”一段中,以纪实加讽刺的方式,还原了一段清官如何下水的故事。若以中青年王朔风格来写,这段将更加辛辣,但中老年王朔显然更关注于对权利何以如此的思考。思考的态度,超过嘲弄与聊侃。该段最后以对话方式传递出编剧个人的思考成果,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至于“一腔俗血”一段,则是王朔对艺术的审视态度。与其他段落相比,该段更像是王朔与冯小刚对自身的调侃,或多或少地缺少大众根基。作为艺术工作者存在的王朔与冯小刚,经历过从俗到雅再到俗的过程,俗虽被批评,但却可以大把换来世俗名利,雅虽然被唱高调,但却只能束之高阁、百无一用。《私人订制》以讲故事的方式,看似嘲弄雅俗,实则透露从艺者的迷茫。
乃至宋丹丹穷人“有钱”一段,正式步入对人生金钱的思考。以有钱人的一天为蓝本,却最后辅之以一句,“那些有几千亿的人,每天一睁眼,想的,不是必须花出去一千多万,而是又要还银行一千多万”。这是对整个商业运作形态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显然有悲观情绪在里边。青年热衷讽刺有钱人,而王朔却最终关怀起有钱人的生命状态来,也只有中来年人的精神状态,可以实现这种普遍的关怀。
影片最终以“道歉”结尾,很多观众反应此为环保宣传片,动员大家爱护环境。实则不然。当冯小刚画外音问葛优有一千万、一个亿、十个亿是否愿意捐献给需要的人时,葛优说愿意,当问有一辆车是否愿意捐献的时候,葛优说不愿意。我们或许认为,这是对网络段子的照搬。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桥段,颠覆了前边的全部道歉——我们善于用不痛不痒的道歉来彰显自身的高尚,一旦关乎本人利益,便畏而不前。
葛优与冯小刚最后的问答桥段,甚至是对编剧王朔的瓦解颠覆。王朔以剧本形式鸟瞰权利、艺术、金钱,看似高深,实则只是因为事不关己,才能保持“愿意捐款”一样的道德高尚,一旦关乎个人,王朔也只能是凡人王朔。瓦解自己,正是一种成熟的苍老。
自然,冯小刚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在技法上,显然离《一九四二》甚远。毫不客气地说,冯小刚只是给王朔的段子打工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王朔段子,以爆笑人生的态度,透露苍凉,进而刺痛现实。
电影观后感(三)
——《双雄》观后感
文/言小夫
不可否认很多华语片都曾借鉴外国大片的精华,尤其是欧美大片往往是很多华语片取经的对象,这源自于好莱坞大片确实在制作水准和故事构架上独树一帜精益求精。然而殊不知当华语片越来越强大的发展过程中,很多优秀的华语片也成为欧美片学习借鉴的榜样之作,这标志着华语片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和水准,且在世界影坛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
比如这部引进大片《双雄》,其导演英国青年导演埃兰·克里维在拍摄过程中就坦言受到了《无间道》、《喋血双雄》、《英雄本色》等经典港式动作警匪片的影响,所以在影片呈现在我们华人观众面前时,虽然故事是发生在别国但却有着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尤其是片中的故事构架和很多场景,让我们很容易想到了吴宇森的经典大作《喋血双雄》和《英雄本色》等电影。
然而《双雄》虽然有着诸多经典港式警匪片的某些影子存在,但回归到影片本身还是有它自己的独特和精彩。比如影片开篇虽然让人联想到某些港式动作片的警匪对决的惊心动魄,但导演用更加细腻的镜头和更加逼真的飞车党与警察的飙车来营造开门见山的惊险刺激,让这一场短暂而又戛然而止的警匪对决,在一声枪响和倒叙的方式中彻底吸引了观众,迫切的想要了解到男主角“麦克斯·莱温斯基”后续故事和整个情节的推动进展。
随着镜头的切换一切都是新故事的开始,然而三年前后的身心俱创让“麦克斯·莱温斯基”整个人生状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剧变中生活依旧进行案件也在逐个侦破,然而男主角的世界注定是离不开三年前的噩梦始作俑者“雅克布·斯特恩伍德”,新案件的种种蛛丝马迹和顺藤摸瓜,让这个曾经的危险分子再次浮出水面,并随着警方的一次突袭围剿的失败,将“雅克布·斯特恩伍德”的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再次深化,也勾起了新故事精彩的开端。导演对于剧情的铺陈延展,显然是做足了功课,不刻意却柳暗花明引人入胜。
然而随着一次次侦破的失败和案件的错综复杂意外频频,不止是男女主角开始迷乱就连观众都看的扑朔迷离,很明显故事并非单纯的正邪对弈,也并非善恶博弈这样简单。连环案中案,警方背后势力的不断抖落,最后连撤到政局风云人物,让这一期简单的凶杀案,随着层层抽丝剥茧之后开始复杂更复杂。(www.lz13.cn)这不得不说导演的功力,突破警匪片单一的正与恶的较量,也没有老套到猫鼠游戏最后警方大获全胜的结局,而是在一个个峰回路转中,警匪携手揭开事实真相背后,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惊天逆转的结局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合乎情理之中。
而伴随着一波三折的故事,影片对于男主角心理的刻画也会极为细腻真实的,比如一提到悍匪“雅克布·斯特恩伍德”他就会条件反射呼吸急促思维紧张行动失控。很明显三年之前对方一枪打中他的右腿造成的后果,相对于男主角每天从受伤的右腿抽脓水和执行任务中不能做剧烈的跳跃和奔跑运动的身体痛苦的伤害,远远小于其内心造成的难以磨灭的伤痛。这样的心理创伤,然男主每次面对悍匪都不能理智面对,成了他警察生涯中不能逾越的坎儿。
可是昔日的痛让人陈思反省时刻准备一雪前耻,但痛也叫人认清现实痛定思痛。“麦克斯·莱温斯基”在一步步揭开案件背后的真相后,居然在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后对“雅克布·斯特恩伍德”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并在这种暂时的认知同时摒弃前嫌携手合作。这不仅是影片剑走偏锋情节的设置巧妙,也是刻画“麦克斯·莱温斯基”心理巨变的一个重大的转折。一切都在说明,人人心中过不去的坎儿,总会有某一个刺激点让它催化人心改编抉择。
所以因为“麦克斯·莱温斯基”在案件的推到重演中,以及迫于时局和“雅克布·斯特恩伍德”的携手并肩之中,开始慢慢的审视自我,甚至到最后有点反省自我。以至于最后他面对从队友变对手的“雅克布·斯特恩伍德”时,不再纠结于质问对方为何三年前没有一枪杀了自己,而是平静的举枪对峙之后悄然放走了生命中最想要制服的绳之以法的悍匪对手。他不是漠然法律,而是让自己完成了一次蜕变。
正是这样的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让我们读到了导演的用意和苦心,再结合剧情和案中案的背后来看,让人引发的思考也是很多的。加之影片令人感觉颇为独特的色调,冷肃中的冰蓝以及全景俯瞰的辉煌瑰丽,为影片平添了一抹别有的味道。此外影片点到为止的枪战,以及父子之情同伴之谊、一出慢镜头的处理都是该片令人称赏不置之处,因而说《双雄》虽然有着经典港式警匪动作片的精华,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