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读后感1500字

《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读后感1500字:

书名来源于一道著名的哲学难题:你站在一条铁路旁边,看着一个刹车失灵的电车高速驶来,铁轨上有5个被绑住的人,电车只要开过去这5人必死,不过你手边正好有个开关能让电车进入另一个岔口,另一个岔口也绑着一个人,你必须做出决定是启动开关救5个人杀死1个人,还是看着5个人死去。有专门的媒体做过街头实验,绝大部分人选择扳动开关,(外国人的选择,我会选择不扳动)。这时候就出现了这道题目的升级版本,还是一列车,你没有扳手了,但是出现了一个体型肥硕的胖子站在你身前,你只要把他推下去就能让这个胖子把电车逼停,那么另外5个人就会获救,请问你会推这个胖子吗?这个时候还是之前这帮选择会扳动开关的人有90%选择不会去推胖子。

2个场景有相似之处,只是细节上发生了改变,结果也有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其实这个问题也映射了现实生活里的道德问题,比如安乐死,器官买卖,******等,很多违反人性确能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案不被世人接受,作者在书中希望通过对道德的研究给这些问题一个通用的行为答案。在争议性比较强的道德话题里,往往采取2种原则。

双重结果原则必须满足:1.行为的本质是善意的。2.行为的人希望有好的结果,坏的结果他也是能想到的。3.坏的结果无法避免。4.好的结果带来的好处必须大于坏的结果全符合了之前的问题。

功利主义原则:最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就是对错标准,一个行为的对错产生的快乐大于痛苦,就是善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判断的时候根本不会去想到这些原则,这些都是事后给自己行为套上去的。一般人都凭直觉去做事情,但直觉往往又是错的,比如说后一个问题,如果把胖子推下去,胖子死了,列车又没停下来怎么办,那不是没有救人反而又害死一个人了吗。

接下来实验又对问题的细节做了修改,改变了里面的一些参数,比如改变的不是列车的轨迹,而是铁轨的位置,这样就让你看着一个人被活生生送到列车前,这时候实验结果又发生了改变。又比如不是让你推这个胖子,而是按一个按钮把胖子丢下去,选择牺牲胖子的人又多了一点。还有很多,读后感m.simayi.net读者也可以自己想象,都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改变。之后实验的本身不做任何修改,但是在做选择前让人们看一些喜剧片,或者看一些无聊的电影,也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变化。

科学家也来参与了这次实验,最终经过多次临床研究后,他们发现做出选择的结果还和人体内的一种分泌激素有关,如果一个人的体内这种分泌激素高,则会倾向于做出选择,推到胖子。所以实验还发现可以通过外部的注射药物也能改变一个人的选择。

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我们看看实际的法律给了我们怎么样的答案。1884年英国有一艘商船海上遇难,一个救生艇上有4个人,2个成年人,一个船员,一个服务员。服务员是最年轻的一个,但是他本身就身体偏弱,由于偷偷喝海水,导致甚至昏迷。当另外3个发现他快不行的时候,他们发起了投票,是杀死这个服务员,还是就等着他死,最后投票的结果是前者,剩下的3人靠吃服务员的尸体最终获救。但船员把事情当日记写下来,最后曝光,3人都被送上了法庭。法院判处3人蓄意谋杀,但由于事情的场景又太极端,最终的刑期是6个月监禁。

在我们的未来,技术已经能解决很大部分的问题,但是道德的问题却始终会存在,就好比无人驾驶现在也碰到了问题,如果发生意外是保行人还是保驾驶员,最终这些问题也是没有解决方案,只能在伦理和实际情况下找到一个平衡点。本书也是留给读者思考的方向,也没有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作者:托马斯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