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

《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逸爸对探究事物本源的书籍没有抵抗力。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一本探究人类社会命运本源的社会学巨作。很多读者看到这本书的题目就感到好奇:枪炮、病菌与钢铁?代表着什么?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作者贾雷德·戴蒙德挑选出来的三项在16世纪前先进文明所拥有的、但落后文明所没有的事物。

那么,为什么这三样我们现代人看起来很普通的东西,造成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分水岭呢?这就是戴蒙德教授想在本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一个看似简短的问题,本书用了尽500页的篇幅阐述,读完后让逸爸有种久违的酣畅淋漓之感,甚至胜过了读完另外两本社会学巨作的感觉(《人类简史》和《人体的故事》)

写此书的起念来自戴蒙德的一个政治家朋友,一个新几内亚人。有个疑问一直萦绕着这位朋友心头:欧洲人的文明与新几内亚人的存在很大差异,为什么新几内亚人的文明落后这么多?为了寻找真正的答案,戴蒙德教授开始到处搜集信息。与此同时,他将这个问题扩展了一下:来自欧亚大陆的民族,尤其是仍然生活在欧洲和东亚的民族,以及移居到北美的民族,控制着世界的财富和权力。为什么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不是某种别的方式呢?为什么不是印第安人、非洲人和澳大利亚土著杀害、征服或消灭欧洲人和亚洲人呢?

作者用了十九章内容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论证和总结,逻辑之严密,举例之精当,观点之震撼,让人折服。接下来,逸爸把作者的观点总结一下,尽可能精炼地摊出来。

我们知道,世界近代历史开启于大航海时代,也就是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后来的故事大家基本都略知一二:西班牙人占领了南美洲,英国人和法国人战略了北美洲。简单地说,战胜美洲大陆土著人的“秘密武器”就是:枪炮、病菌、钢铁,当然还有作者补充两点——文字与政府组织结构。

书中第三章详细地描述了当时一个西班牙将领皮萨罗,是如何带领仅仅168名士兵,俘虏了秘鲁高原城市卡哈玛卡中当时新大陆最大、最先进国家的专制君主——阿塔瓦尔帕。保护阿塔瓦尔帕的军队人数多达8万之多。故事具体的细节在此不展开了,归纳皮萨罗军队胜利的原因就是: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

那么,为什么美洲新大陆的土著人没有欧洲人拥有的优势呢?答案是粮食生产在美洲大陆落后。我们不禁会问,粮食生产与文明的先进有何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看粮食生产的好处是什么。首先,粮食生产能够获得更多的可消耗的卡路里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人。每英亩土地能养活的牧人和农民,一般要比狩猎采集为生的人多10倍到100倍。其次,在饲养驯化动物的人类社会中,牲畜在四个不同的方面养活了更多的人:提供肉类、奶脂、肥料以及拉犁。

因此,粮食生产导致两个结果:人口稠密以及人口定居。人密了,定居了,导致行政复杂化:国王与官员通过税收建立剩余粮食储备,养活了其余专门人材,并有实力建立军队。

那是美洲大陆、非洲撒哈拉以南以及澳大利亚土著人在人类进化史中没有学会种粮食吗?是这些人比起欧亚大陆的人更笨吗?戴蒙德教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回答这个问题,作者引用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为什么欧亚大陆的民族粮食生产早于其他大陆。总结起来,是运气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导致,更具体地说,是能被人类驯化的植物和动物的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粮食生产中,人类有个不可或缺的好伙伴:动物。严格地说是,能够被人类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比如,马对军队的贡献巨大。西班牙人踏平了南美洲,马功不可没。比如,牛对耕地的贡献等。此外,病毒就是在驯化动物时传播开来,像天花、麻疹和流行感冒这类传染病毒,原是动物所感染的www.simayi.net十分类似的祖代病菌由于突变而衍生出来的。戴蒙德指出,从驯养的动物那里最后获得的病菌,在欧洲人对美洲、澳大利亚、南美和太平洋诸岛的征服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里要强调的是:驯化了动物的人类本身,在长期与动物相处过程中产生了抗体,那些无法产生抗体的弱者已经在进化过程中被淘汰了。

因此,拉开文明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之一的是对大型哺乳动物驯化的成功与否。那么,美洲土著人是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吗?显然不是。因为美洲没有丰富的大型动物可被驯化。作者罗列了我们人类早期最重要的五种大型哺乳动物,全部出现在欧亚大陆(包括北非,北美与撒哈拉以南截然不同),它们是:绵羊,祖先原产西亚与中亚;山羊,祖先在亚洲;牛,祖先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猪,祖先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马,祖先分布于俄罗斯与蒙古。还有9种次要动物,分别是:阿拉伯骆驼、中亚双峰骆驼、美洲羊驼、驴、驯鹿、水牛、牦牛、巴里牛、白肢野牛。可怜的南美土著人,只有一种动物可以驯化:羊驼。更可怜的是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土著人,一种也没有。

这样看来,大自然似乎和美洲大陆开了个玩笑,而特别眷顾欧亚大陆。其实这与每个大陆的地理环境有关。我们再把目光聚焦于农作物身上。当今考古学已经尽可能地全面地展示了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地方被人类驯化,具体看下图。

驯化农作物的时间与驯化的种类都很重要,甚至后者对文明的发展更为重要。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作者用一个章节澄清了一个人们普遍的认知误区:祖先们必然认为发展农业优于狩猎采集。戴蒙德教授说,到底是种田还是不种田,不同地区的古人的选择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即便有些地区的古人已经发展了农业,他们可能也不会放弃狩猎采集,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几千年来就愿意用食物与对岸的新几内亚岛上的农民换粮食,而不愿意自己种田。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每个大陆上最早一批的农民是不可能有意识地去选择农业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过他们的附近有任何别的农民。差不多11000年前最早的菜园的一个作用是,万一在野生食物供应短缺时提供一个作为预防的食物储备地。

因此,粮食生产与狩猎,其实是一种竞争关系。不是现代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古人一旦发现能自己生产粮食,就兴奋地抛弃了狩猎生活,并迅速争当农民。那么,让古人类选择粮食生产,放弃狩猎有4个因素:

1.获得野生食物的可能性减少了。人口增加、气候变化、打猎技术提高是动物减少的原因。

2.获得可驯化野生植物的可能性增加了,对植物进行驯化的做法可以得到较大的好处。例如新月沃地(现今伊朗地区)最早的作物:小麦和大麦。

3.各类工具的发明,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技术(收集、加工和储藏)

4.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出现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多,需要更多食物。

通过这四个因素的分析,我们就了解了为什么新月沃地粮食生产的过渡开始于公元前8500年左右,而不是公元前18500年左右或前28500年左右。因为后两个年代,狩猎采集活动所得到的报酬要比当时刚开始的粮食生产大得多。

接着,我们来看一下新月沃地的具体优势在哪里。地理学家马克·布鲁姆勒对野生禾木科植物进行了研究,并从几千种野生禾木科植物中选出最优的56种。于是发现,几乎大多数的野生禾木科植物出现在新月沃地和欧亚大陆西部地中海气候带的其他一些地区,从而使最初的农民有了巨大的选择余地:全世界56种最具有价值的野生禾木科植物中的大约32种。新月沃地最早的2种作物二粒小麦和大麦在种子大小方面分别列第三位和第十三位。相比之下,智力的地中海型气候带只有2种,加利福尼亚和非洲南部各有一种,而澳大利亚西南部连一种都没有。

在23种禾本科植物中,大麦和二粒小麦从许多标准看都是最好的。二粒小麦的种子最大,大麦的种子次大。在野生状态下,大麦是产量最高的4种之一,二粒小麦的产量属于中等。此外,大麦的遗传性和形态使它能够迅速形成种子传播和发芽抑制方面的变化;二粒小麦比大麦容易采集,且它的种子容易和外壳分离。其他21种禾木科植物的缺点如下:种子较小,在许多情况下产量较低,在有些情况下它们是多年生植物,而不是一年生植物,结果它们在驯化过程中的演化反而变得很慢。

哪个地区的人类祖先找到了有优势的禾本科植物,就给文明发展奠定了先发优势,反之,即便农业起步同样很早,也没有优势。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考古学证据表明,新几内亚农业起源也很早,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然而,在本地驯化的植物中,最主要的是甘蔗。甘蔗和其余根用植物无法弥补三大落后因素:没有任何驯化的谷类作物;没有可以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根用作物蛋白质少,且卡路里也不高。

至此,我们对比了几处人类最早开展农业的地区,可以说,拉开差距的决定因素与是否拥有了有优势的驯化禾木科植物和大型哺乳动物有关。但尚有一个疑问存在,比如欧亚大陆中最早进入文明的新月沃地,并不是消灭美洲新大陆的凶手,而是欧洲人。关于这个问题,戴蒙德在第十章阐述了一个观点:在欧亚大陆上,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以及文字、车轮和其他发明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美洲大陆、非洲撒哈拉以南大陆。

原因全在这章图上:欧亚大陆东西轴线,有利于各类发明的传播,因为纬度接近、气候接近。比如,粮食生产的技术,到公元前6500达到了希腊、塞浦路斯和印度次大陆,在公元前6000年后不久到达了埃及,到公元前5400年到达中欧,到公元前5200年到达西班牙南部,公元前3500年左右到达英国。

反观美洲大陆,作物的传播速度非常慢。比如,玉米在墨西哥驯化后的几千年中,未能向北传播到北美的东部,其原因是那里的气候普遍较冷和生长季节普遍较短。

篇幅原因,还有些内容就不进一步展开,比如文字的发明同样至关重要,但文字发明的目的,最早是部落首领为了记录粮食和食物的存储问题,而并不是为了百姓交流沟通。因此,文字的发明也要归因于粮食生产。

综上所述,我已经抛出了戴蒙德教授在本书中的核心观点。关于全球人类文明发展先后的根本原因,我们再来梳理一下戴蒙德教授的思考路径:当今富有的国家,拥有良好的复杂制度。良好的复杂制度,来自对原有复杂制度的修正。国家复杂制度的产生,取决于人口密集的定居社会的发展与可存储的余粮,而这些都是农业带来的成果。粮食盈余可用于喂养不事生产的特殊人士,如国王、银行家、作家、教授等。农业是所有现代社会的复杂制度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高级酋邦和国家;官僚;中央政府;受教育的公民;发明家;国王;市场经济;商人;金属工具;对国家的忠诚而不仅仅是氏族忠诚;政府管理的依法治国;大学和写作。这些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要素,狩猎采集社会却从未获得。

杂书看似与教育无关,但能拓展视野,撑大格局。因此,阅读的涉猎面广泛,对引导孩子的视野方面有巨大帮助。逸爸会一如既往地分享优质的“杂书”给大家。作者: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