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读书之我与《读者文摘》读后感1500字

读书之我与《读者文摘》读后感1500字范文:

㈠九十年代初期,我在南方的一个城市里上学,家境并不宽裕,父母竭尽全力让我过得好一些。每两三个月通过邮局寄一笔钱。至于钱的来源,可能是卖了一头猪或一车玉米,或者是父亲去镇上做泥瓦匠赚的工钱,也可能是姐姐在小学教书微薄的薪水。

平均下来一个月一百元钱,伙食用去五十元左右,剩下的买衣服,鞋子,生活日用品。还有一笔额外的收入,学校每月发八元钱。整个上学期间的物价不高,钱花不了,总有结余,多半用来买书了。

上大学的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阅读的主要对象就是书。书有书的好处,可以用手清晰的触摸它的质感,凑近了可以闻出油墨的清香,随手拿起笔来可以写下阅读的感受。书页染了污渍,渺茫的日子,也在里面留下印迹。在晚上入睡前,顺手摸一本枕边书,翻上几页入睡,便是那时养成的习惯。

一般每个周末都去书店。最常去的书店有两家,新华书店与成都外文书店。轮流着去。新华书店近一些,坐车大概要三站地,车票两角钱。成都外文书店比较远,走路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吧,好像没有直达的公车。

我从来不坐车。上学的时候周六上午还要上课,下午吃过饭,躺在床上睡半个小时,从宿舍出发,从学校的侧门出来,穿过一片宿舍区,沿着锦江边上往前走几百米,向右一转,便上了人民南路。

在书店里混在一个下午,坐在台阶上读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古典的现代的,诗词歌赋,英文小说,买上几本或者不买。读书久了,售货员常常过来,眼光像刀子,在你面前闪闪发光,提醒你不能看得过多,不能把书卷起来。这时你会明白,是离开的时候了。

无论如何,走出书店的时候已经是将近黄昏,回家的路上,两侧灯火初燃。锦江的石桥上仿佛是个夜市,借着灯光,小贩们摆出自己的商品。其中有一家旧书摊,用几张报纸铺在地上,上面分门别类的摆着各种杂志,旧书,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淘弄过来的。其中有一摞书就是《读者文摘》。

《读者文摘》是一本创办于1981年的老杂志,以前的时候只是陆陆续续地读过几期,颇有一见如故之感。既然是旧书,价格并不贵,一毛钱一本,买五送一。

买书的是个白发皤然的老妇人,说话少,皱纹多。偶尔一个中年妇女替她,问过了好像是她的女儿。开始的时候还讲讲价钱,时间久了,价钱双方www.simayi.net默认。到了那地方,我默默地选书,选好了把钱递过去,两相默契,甚至不交一言。有的时候也聊两句闲话。我知道了她的书一般都是从政府、大学、学院的图书馆里淘汰下来的,有时候也踩着个三轮车走街串巷地去收书,到周末的时候就来这里摆下书摊,赖以补贴家用。

每一次选完书,我都会抱着五六本《读者文摘》走在回校的路上,时间大概是晚上七点左右的时候,成都已渐入夜,锦江水面的雾气随风聚散,灯光在江水上泛起和谐的光茫。我沿着水边的小路走着,心里满是单纯的欢乐。作者:小楼风雨自在寒

到宿舍里,吃了饭,躺在床上,享受阅读的乐趣。那里面的一个个故事,陪我度过了寂寞的大学时光,也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性格,形成我的爱憎。

九三年时,可能因为与美国的一本杂志同名,《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不过好像和我没有关系,我只收集以前的老版本。自1981年创刊起,差不多每本都集全了。九五年我大学毕业了,用一个大箱子托运所有的东西回家,被子褥子的都留在那个城市,箱子的一半空间都用来装《读者文摘》。

㈡工作了,箱子一直放在宿舍的床下,挤到一角,偶尔取出几本来,趁着夜灯翻上一两页,内容是熟悉的,感觉也是熟悉的,于是在这样的怀旧情绪中,日子不舍昼夜,急驰猛进。

若干年后,电脑慢慢普及,飞入寻常百姓家,电子阅读已成大势所趋。我曾在街上见到一张光盘,封面上写着包含100期的《读者文摘》的内容。花了大价钱买来,放在电脑里看了一会儿,便索然无味。这张光盘至今还放在我的抽屉里。多年过后,还崭新如故。无论如何,它不能像一本书一样,随时光流逝,变成黄色,洒上水渍,变得苍老古朴,承载岁月的负荷。

九八年夏天,宿舍不知什么原因,水笼头爆裂,水漫了出来,里面的东西都漂起来了,包括那个箱子。等到发现,里面的书泡得不成样子,还好,抢救出来一大部分,其余的全都粘成一铊,上面字迹模糊,无法补救,随手弃掉。

往事即已,心境变迁。现在的日子,渐渐地对它陌生起来,也散在地买着读着,也见过全套的《读者文摘》合订书,拿起来翻了翻,不再像以前那么对每一篇都有兴趣了,有些文章观点已不认同。杂志还是那个杂志,改变的是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