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500字

生命的提问——《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500字范文:

诚如书中所言,《活出生命的意义》想要追问的,并非抽象的生命意义,而是当生命向我们提出了问题时,我们该如何作答。特别当这样的问题格外艰难的时候。

听说《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是因为心理中心高飞老师的推荐。最初打动我的,我想是书名。活出生命的意义,谁不想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呢?更何况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根据百度百科,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犹太心理学家,除他和妹妹而外,全家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开创了心理学上的意义治疗法,给了无数人生活下去的勇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这样的人生经历,光是听听都励志。

于是迫不及待把书买了回来。那时儿子尚小,喜欢听我念书。我俩很快读完了第一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叙述角度很独特,气氛也不沉闷,我俩津津乐道于集中营里有关未来的好笑的梦想,比如将来(离开集中营以后)去做客的时候忘记了自己是谁,央求女主人“从锅底给舀一勺”。

读到第二部分,意义疗法,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既没有故事情节,也产生不了共鸣,努力读了十几页之后,根据儿子的建议,我俩放弃了读下去的努力。

再次拾起这本书,是2016年的夏天。6月底父亲检查发现癌症且已转移。随后我进入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时刻觉得心砰砰乱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却不困也不饿。后来跟一位也是父亲患癌症的朋友交流,她说自己得知消息后的反应是全身不停发抖,怎么也控制不住。

为了缓解焦虑,我去看了心理医生,但只去了一次。医生很好,却没有办法真正帮助到我。

在等候治疗期间,7月2日,按照早先安排的出差计划,我登上了飞往上海的飞机。临出门前,不知怎么看到了这本书,就把它塞进了背包。飞机上睡不着,我翻开了它。

当我走下飞机时,只觉得又累又饿,我知道自己挺过来了。

现在想来,当我们突遇苦难时,第一个反应不是悲伤和痛苦,而是受骗的感觉。猛然觉得,自己如此珍视的那些幸福和快乐原来都是虚假短暂的。父母与我们一起生活,温暖和睦,儿子出生后一家人更是其乐融融。突然所有这一切都要结束了,那它又为何要存在呢?我们经历这样的苦难又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平生第一次,我开始怀疑人生,我想这应该是书中所述“存在之虚无”的一种表现吧。

写这篇文章时,我找到了2016年7月2日23:18私密发送的微信,照片是从宾馆俯瞰窗外的点点灯火,上面写着:“上海的夜景,7月2日。赶上上海下雨,晚点五个小时终于到了。虽然心思烦乱,然而觉得还是在往好的方面走,加油!”

后来我曾经尝试回想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途中自己的心路历程,不过能够想起来的实在不多。只记得在飞机落地合上书的一刹那,心里最明确的想法是,读后感.有一天我的儿子,也会遭遇我和父亲今天所遭受的苦难。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让这样的苦难不发生,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如果我们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苦难,这种态度一定能够帮助到儿子。

作者在“苦难的意义”这一节的开头写到,“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奇妙的是,当我意识到意义之存在时,突然就跟命运和解了。

更奇妙的是,我很快看到这意义发挥作用了。父亲生病到离世,正是儿子小升初的重要阶段。和善慈爱的姥爷一直是他最好的伙伴。父亲走了之后,有一天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跟我说,他去姥爷床上躺了一会,因为床上有姥爷的味道。父亲9月27日突发中风的时候,他正好在家,给我打了电话之后看着救护车拉走了姥爷。之后他经历了华赛考试失利,也特别遗憾最相信他能够逆袭的姥爷没看到他奥赛得奖和进入心仪的学校。上中学之后他遇到些困难,曾经有一段比较艰难的日子。后来他跟我说,他告诉自己不要哭,要去面对,他说:“我想妈妈遇到姥爷这么大的事都能挺过来,我也一定能。”

在“生命的意义”这一节中,作者写到:“由于生命中每一种情况对人来说都是挑战,都会提出需要你去解决的问题......人不应该问他的生命之意义是什么,而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简单地说,生命对每个人都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

所以人生,说到底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回答生命的提问,又不断在回答中去追寻意义的过程吧。作者:郝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