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患者》读后感范文10篇
《孤独患者》是一本由[法]朱莉·达什 著 / [法]卡罗琳小姐 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孤独患者》读后感(一):越看越是自己
这是一本插画故事书,作者的亲身经历,30岁之后才能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症,俗称“孤独症”。
独处才是最舒适的,任何多单位的聚会、讨论都是无比消耗精力的。
也许每个人看来,都越看越像在说自己,也许每个人的程度不一,但她的价值在于从某种程度上提醒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每个人都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或社会。
之前看过一个外国人拍的短片,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只看到自身的不足了,越来越不喜欢现在的自己了,越来越想要成为自己的2.0版本。
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害怕与大多数人不同?
与其带着勉强去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实的孤独,接纳自己。
《孤独患者》读后感(二):现时与现代
彷徨与犹豫的现代人不知道该怎么进步了,一个答案是你自己另一个答案就是氐了。冷风似乎昨夜才退去,花儿就已经开了,猫儿猫着步躲在花丛中,行人却看不到艳阳高照心事重重。你能一夜间就经历生死离别吗,或一句话就说出迷忆的眞相,有人也许会说那是在做梦,不错我就做了这么一个长梦体会到了其中眞谛。昨晚我十点多就睡了,可直到仅天中午十一点多我才醒来,我依稀记得一架奇异的不对称的隐身机,一边是剑翼一边又似蝙蝠带我飞向远方。盘子一样的悬陆上,一群钢铁占士在革命的激流中反抗暴政为自由牺牲与奋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不是畅快而是压抑和警觉,因为敌人和目标仍难预料……我庆幸我回来了,不,我在大街上忽而觉得太阳和空气是种赐予,而占斗的目的就在于此。可是为什么有人却管它们叫孤独呢,你是在形影相吊还是在,寻找影子背后的敌人?我看着手机上的筱青新闻又记起了思亚瑟的话,人们都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自我,过去于人是一种心质的构想,而其实人的心却是活于当下的,它不再欺骗和麻痹自我,纵然死去也是一种渴望,,,
《孤独患者》读后感(三):看不见的不同
“你没什么需要被纠正的,也没什么需要改变的。你的使命并不是钻进一个模子里,变成其他人的样子,而是帮助其他人——其他所有人走出他们所困的模子。你的存在不是为了沿着一条早已存在的路走下去,而是正相反,是为了走上一条适合你自己的路,然后邀请身边的人和你一起体验‘离经叛道’的生活。 紧紧拥抱你的独特吧,与你的‘格格不入’和解吧,这样你就会成为他人追随的榜样。规范的枷锁令我们窒息,让我们无法在尊重和包容的环境中生活,但我们其实有能力粉碎这枷锁。你的不同不是问题,而是答案。 我们的社会得了‘正常’这种病,而你的不同正是治病的良药。” “人人都是天才,但是如果你以爬树能力来评判一条鱼,它此生都会觉得自己是个傻瓜。” “与其带着勉强的快乐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实的孤独接纳自己。” 灰暗的前半看得很焦虑,鲜明的后半看得很愉悦。能用色彩的转换来表达心理状态的转变,实在太厉害了。 能把自己的经历通过漫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本身就已是个很棒的idea,简洁有力又色彩丰富鲜明的法式绘画风格更是为其锦上添花,实在太棒了!!
《孤独患者》读后感(四):我要从青烟中,找到你心中旺火
原来我一直以为孤独症就是自闭症,看完书之后特意去查看一下,原来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症、非典型性自闭症都归入到孤独症谱系障碍,而阿斯伯格综合症是里面较轻的一种,因为此病没有明显的语言和智能障碍,只是先天缺失了社交这一项能力。书中的女主角就是缺失了与人社交能力的AS患者。
有一类人从小被冠以“情商低”、“高冷”、是游离在圈子外的边缘人,虽然渴望社交,用层层伪装来包裹自己,然而却总是无法融入。从插画中我感受到了黑色是情绪低落,红色是崩溃焦灼,而确诊后的彩色代表了她对自己身份的释然与认可。
世界总是采用单一的衡量标准来要求所有人,一旦有不同于他人的地方,就会被指责成“异类”,为了不被排挤,成为“正常”人,就要委屈求全。但每个人都是特殊和独一无二的存在,有属于自己的小宇宙,《梵高传:写给提奥的信》写到:“行了,我说什么好呢?我们内心的思想曾经暴露出来吗?在我们的心里或许有一把旺火,可是谁也没有拿它来让自己暖和一下;从旁边经过的人只看见烟筒里冒出的一缕青烟,不去理会。现在让我看一看你,应该干什么呢?人们必须守护那把内心的火,要稳着点,耐心地等待着,有谁走来,挨近它坐下——大概会停下来吧?心里多么着急。”
是的,我知道自己是谁,我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去往何处,在人生这条短暂的旅途中,遇见懂我的人也好,错过也罢,不勉强被他人理解,也不勉强自己理解他人,始终忠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坚定并且坚强。有句话说得很好:“与其带着勉强的快乐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实的孤独接纳自己。”
《孤独患者》读后感(五):正视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恰巧在这天收到了《孤独患者》这本书。这本书是朱莉·达什将自己作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的故事写成了书。
我自己本身没有孤独症,原本我也没觉得我身边有亲友有孤独症,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开始想,也许我身边有,但只是他们隐藏得比较好,我们没发现……
经历过产后抑郁的我,多多少少能理解心理或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痛苦的。产后那三个月,日日夜夜的痛苦与眼泪,不安与挣扎,在我先生的帮助下,顺利滴度过了,并在两年后又迎来了第二个宝宝。
能度过那段难熬的日子,全是我先生的功劳。我常常莫名其妙地哭泣、喜怒无常,当时我甚至不知道有“产后抑郁症”这么一说,我只是觉得我这样不对,越发自责,于是越发痛苦,眼泪更多,陷入了死循环无法自拔。在我又一次大吼大叫乱发脾气后冷静下来开始哭泣自责的时候,我先生抱住我,安抚我,他说“不要自责,你只是产后抑郁了,很正常,慢慢来,我俩一起战胜它。”这时我才像书里的主人翁一样,一下意识到,哦,原来我是病了,我的“不正常”是正常的!正是由于我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在我先生的帮助下,很快就恢复过来了。
所以,有机会了解并正视自己心理或精神类的问题,才能最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这本书用简洁的线条和配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孤独症患者的内心,黑白主色的画面中一点点红色,就能让人能体会到主人翁当时内心的不安、焦虑与痛苦……
书开始看起来有点压抑然后会和主人翁一起放松并轻快起来。本来还想聊聊她和男友那部分,因为我觉得她处理得相当好,当时觉得算剧透,算了吧。
书里还有一部分让我笑得不行,那就是主人翁表姐絮絮叨叨那部分,和我们七大姑八大姨的聊天内容一模一样!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根据国情改了对话内容,但那部分真的让我原本随着书内容压抑的心情一下好了,真是同一个地球,同样的亲戚~
《孤独患者》读后感(六):别人眼中的不正常是正常
周末去网红书店打卡,看到这本。书名好像就和我一样,看了几页我和女主的生活状态一样,每天按部就班工作生活,不想过多的交流。在书店找了个角落,不知不觉的看完一本书,我有时候喜欢热闹,更多的时候喜欢独处,不喜欢与别人聊天,耳塞帽子和宽大的睡衣,横七竖八,与世隔绝。我总是觉得三观有问题,知心朋友只有三两个,闺蜜说我对什么都很冷淡,很多事情和人是真的没有兴趣。
《孤独患者》读后感(七):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和大多数人不同?
决定看这本书,是因为觉得自己的社交思维出现了一些变化,谈不上孤独症和社恐之类的,但越来越不想去结识新的人,也越来越不想参与群体社交了。而看完这本书的以后,瞬间接受了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不再会担心它会成为我的问题。这是一本漫画书,不费时间,如果要问我,应该是这个月最想推荐的一本书。
“偏见是无知的产物”。而直到今天,精神类疾病还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患者主观原因,抑郁症是“想不开”,多动症是“不听话”,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认知缺陷。正因如此,这些“不太一样”的人需要做的努力要比别人多很多,比如努力使自己看起来不那么格格不入,努力配合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惯例,努力克服自己的敏感。
书名原文La difference invisible,被意译作《孤独患者》,朋友告诉我法语直译为“无法看见的不同”。抛开“孤独症” 的主题,这本书说人和群体的地方,和《局外人》有一些细微的相似之处。
主角玛格丽特的经历,并不是孤独症患者所独有的: 她过敏,一起吃饭的人觉得她挑食、麻烦、是找理由不想和她们共进午餐; 同事觉得她穿衣服过于舒适不符合职场惯例,她只能碰到一件合适的衣服就一口气买七个颜色; 她不参与睡衣party,领导责怪她只有工作技能没有为人处世的智慧,甚至告诉她这和企业精神不符会影响年终评估; 她在男友的朋友聚会上手足无措提前离场,被指责是为难男友,是个累赘……
这些场景可能发生在每一段社交关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如书封上写的那样,“带着勉强的快乐迎合世界”。作者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理解到了两层含义:一是坦然接受真实的自己(在心灵鸡汤中俗称“与自己和解”,二是面对和我们不同的人,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会尊重和包容。
我们,为什么要害怕和大多数人不同?
都说到这里了,那首歌再合适不过:“I am what I am 我永远都爱这样的我”,谁不是造物者的光荣呢?
.S. 我没去注意过有没有电子版,会推荐大家选择电子版,全彩印纸质书的油墨味特别重(臭死啦),拆封以后晾了很久挥发气味,还是散不掉……
《孤独患者》读后感(八):孤独患者与阿斯伯格综合征
上个月看了一本叫《孤独患者》的绘本,挺想分享给大家的。
在我们的周围,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看上去孤僻、内向、社恐、死板、古怪、笨拙、反射弧长,还矫情、敏感、多疑和脆弱。
他们又害怕自己的“不同”,试图像别人一样“正常”,却始终不能如意。在人群中,他们会感到像地狱一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他们才感到最舒服、最自由,批评者说,他们这是在逃避,是在舒适区自我堕落。
因此,他们会很痛苦、沮丧,觉得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
他们可能不知道,也许他们只是得了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些所谓的种种问题,只是与别人有些不同罢了。我们这个社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有人性格开朗,有人内向,有人享受人群中的张扬,有人享受独处时的自由。
《孤独患者》的作者朱莉·达什说:我们的社会得了“正常”这种病。
我们没有必要活在一个模子里,你并不是奇怪的人,并不是“正常人”的失败者,你只是有点不同罢了。
正如作者在书中说:“规范的枷锁令我们窒息,让我们无法在尊重和包容的环境中生活,但我们其实有能力粉碎这枷锁。你的不同不是问题,而是答案。”
我们能够接纳自己,找到自己的同类,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理解你,让着你,有义务适应你。就比如在公司里面,无法专门给你单独一个房间,所有人尽量不打搅你,除非你是老板才能任性。
但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比如不需要太多语言表达的文字编辑、程序员、设计师,或者画家、作家、艺术家,而玛格丽特则选择了成为一名作家,她把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写在博客上,然后有很多人看,最后还出了书。
而且与自己和解,接纳自己并不代表拒绝改变,就像我前面说的,别人没有义务适应你的不同,而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正常人,他们敏感又有尊严,不想被当弱者同情,他们也渴望朋友,渴望走到人群中,渴望被肯定。
变成另一个自己,也许真的很难,但你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质去一点点地突破和尝试,如果有收获就继续坚持,如果这种改变带给你的只是痛苦,再回到自己的状态也没什么大不了。就像我昨天发这条语音,就是一种尝试。
不论做得怎么样,那都是真实的你。
《孤独患者》读后感(九):“偏见是无知的产物”
这一本的题目让人只是打开都需要一点勇气,因为害怕在其中看到的是自己的传记。
书的原名La difference invisible,感觉直译是“看不见的不同”或者说令人忽视的差异,恰恰印证了本书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特点。值得庆幸的是,她最终能够平和的和新朋友说,我们确实有着不同,尽管我身上的差别可能没有那么容易令人察觉。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其他人对我们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甚至我们自己也经常扮演着这样的角色,“正常人都这样”,书中玛格丽特的男朋友和她开玩笑,玛格丽特辨认不出来而困惑,这个场景让我仿佛照镜子一般看见了自己。
但是,真的存在统一的标准吗?
为什么追求一个不同的人生会如此艰难?而本来看上去似乎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人们对自己和对他人永远存在着“双重标准”,我们却常常忘记一个简单的真理:没有唯一的“人”。
孤独症患者们有些在尝试将自己变的更”正常“,像玛格丽特一样付出努力,但往往遭到种种误解、偏见和挫折。
玛格丽特确诊孤独症之后和男朋友庆祝“从此以后,我的“不正常”就是正常的了……真是棒极了!”这是和自己和解的感觉。确诊之后不可避免地,她发现身边充满了对“孤独症”的误解、偏见,和不理解带来的嘲讽、令人不悦的玩笑等等。但玛格丽特迅速振作起来并找到了解决策略,成为了更认可自己的人。
玛格丽特2.0令人欣慰和感动,她对新朋友的选择也是一种和“正常”社交环境的和解,即和能够接受她的不同的人做朋友。这句话很让我感动:“她的不同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真正的朋友都能看出来”。这正是题目所想传达的含义吧。玛格丽特后期的改变简直是令人欣喜的:“最重要的是她不会因为她有病而自责内疚”。这种与自我的Make peace才是所有积极变化的开始,也往往是我们所缺乏的。
除了孤独症患者们的自我振作以外,其他人正确认识孤独症也很重要,书中对于哮喘病患者和跑步喘不上气的人的类比很有说明性。另一方面也让我警醒,有些时候我们是不是太自以为是地“理解”了他人,做出了我们自以为“友善”的评论或建议呢?将心比心,我们受到误解时大概也是渴望来自有正确同理心者的安慰吧。
读到最后,“偏见是无知的产物”,书底威廉·黑兹利特的一句话振聋发聩。
我觉得这本格外值得一提的是,绘者非常擅长用色彩来传达情绪的变化,这也让我感受到艺术在渲染情绪方面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在故事前期使用的焦虑不安的暗红色、后期敞开心扉的明媚黄色、令人信服的治疗中心所用的治愈感绿色等等。书的前半部昏暗为基础的色调和最后鲜亮丰富颜色为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带动着读者的情绪随之起伏。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对几乎所有人而言。不仅仅是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一种科普式了解,更有点像是玛格丽特在自己身上纹的那条鱼,是一种象征、提醒和自我接受的方式,让我们对自己、对其他所谓的“不正常的人”有着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下一次我感到自己格格不入时,我知道该翻哪本书了。
《孤独患者》读后感(十):不必为这样的自己感到羞耻
偶然在推荐中看到了这本书的简介。当我的目光触及到书名的那一瞬间,一种直抵心底的撼动荡漾开来,生出一种我一定要读读看的渴望。拿到书后,花了半个晚上一口气读完,读书的过程像极了在照镜子,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看到了我。褪去一层层的刻意和自我逼迫,显现出那个真实但不讨喜的自己,终于松了一口气,原来我可以不用那么卖力地迎合,其实我可以安安静静地做我自己,这样没错,更不用感到羞耻。
书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有着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的一面。她喜欢动物,喜欢阳光灿烂的天气,喜欢巧克力和素食,喜欢她的小狗,还喜欢她的小猫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但是这位热爱生活的平凡姑娘,又有着格格不入的另一面。她很难理解暗示、比喻和其他社会准则,以至于会遭到他人的误解和非议;她对声音、气味很敏感,忍受不了嘈杂的环境;她有社交困难,应付社交会让她疲惫不堪又显得很吃力。
这种不同有一个名字,叫做阿斯伯格综合征,是一种较轻的的孤独症,与大家熟知的自闭症有所不同,它不存在语言障碍或智力障碍。也许正因为如此,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的患者不易被大家察觉,最多只是被评价为“有些怪怪的”。
孤独患者背负着巨大的疑惑艰难地适应着社会,在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开始,内心的挣扎与抵触,却又不得不揣着沉甸甸的心情去面对,这些艰难的小细节在法国插画师卡罗琳笔下展露无遗。卡罗琳巧妙地运用彩色向读者传递各种情绪,黑色的沉寂,红色的喧闹。确诊之前的玛格丽特只有鞋子是红色的,也就只有走路的时候会发出声响,其他的时候,她安安静静。强迫自己参加社交,即便内心有千百个不愿意,也得硬着头皮表现得正常。这让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小时候我是个不爱讲话又很害羞的小孩,父母觉得要应该有礼貌,便要求我主动和长辈打招呼拉家常,每每迎面遇上亲戚,我只好打碎自己糅合成另一个讲礼貌的好小孩,只为了赢得赞许避免责备。为了讨好,我曾经强迫自己做了许多我不愿意做的不擅长的事,还以为这是在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后来发现,我活的好拧巴。
当得知自己的不同,玛格丽特努力寻找原因,确诊之后,虽然还是有交际困难、对气味声音敏感,但是最重要的是玛格丽特与自己和解了。卡罗琳笔下的玛格丽特2.0不再是灰蒙蒙的,T-shirt开始有了点点的红色,走路也变得轻快了许多。痛苦多数来自于不接纳。当玛格丽特真正接受自己患阿斯伯格综合征后,她一切的格格不入有了合理的解释,所有的纠结疑惑不安都消散了。与其带着勉强的快乐迎合世界,不如拥抱真实的孤独接纳自己。于我而言,我几乎找不到交际活动对于我的意义,我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有着强烈的倾诉欲,仔细听下来,除了牢骚抱怨和炫耀显摆,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对于这种我不感兴趣的谈话,大多数时候,我都强迫自己去倾听,是为了取悦他人获得友谊。而且我也不擅长去做一个话题的主导者,勉强自己心里又不开心。接受这样不善交际我的,接受内向安静的我,会变得舒服的多。我想要一个人待着,就不强迫自己参加集体活动。
世界上本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越长大越发现对与错、好与坏之间的界限并非肉眼可见,标准也不具有普适性。
你是什么样子的,就走适合你自己的路,不必羡慕别人,更不必为这样的自己感到羞耻。
- 上一篇:《千颜》读后感范文
- 下一篇:《生命生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