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大道至简——《启功谈书法人生》读后感1500字

大道至简——《启功谈书法人生》读后感1500字:

启功先生字元白,是我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启功谈书法人生》这本书,既浓缩了启功先生一生的传记,又融入他关于书法艺术种种见解。书中所记之事,大多看似平凡,然而一花一世界,把件件小事细细读来,世事洞明皆学问,我们终能感悟到一代大师的风范。

启功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不需多说。启功先生在谈及自己的学书历程时有首诗,“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竞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这当然是老先生自谦的说法。启功先生的书法在经历了模仿赵孟頫、董其昌之后,又融入欧体柳体风格,晚年作品俨然登峰造极,成为了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除了书法创作,在书法理论上启功先生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书中记录了启功先生关于书法学习和书法理论的许多见解,妙语连出。启功先生对书法创作和学习,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他遵循古法又不拘泥于教条,在实际创作中讲求“实事求是”,敢于创新。

例如在谈及书法入门的“握笔姿势”时,古人对其有种近乎玄学的执念,如讲求“指实掌虚”,讲求握笔有力。启功先生针对此类说法说道“有人把“指实”理解为用力死捏笔管,把“掌虚”说成是写字时掌心处要能擞住一个鸡蛋(就是说写字时手指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姿态,不能有所屈伸,否则鸡蛋落地),这是附会之谈,不可相信。第二,不要握笔过紧。不知什么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传起一个故事,说王献之六七岁时练写字,他的父亲王羲之从后边拔他的笔,竟然没有被拔掉,因而王献之也成了大书法家。一个壮年男子居然拔不动小孩子手中的一支笔,除非这孩子是个天才的大力士,这个故事即便当年真有,也不过说明儿时的王献之不仅注意力集中,而且替觉性很灵,他先来“偷袭”拔笔,立刻被他发觉,有意紧撰笔管而没被拔成罢了。”

又例如,元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尤擅行楷,笔法灵活多变,在谈及学习书法时有种著名的观点,“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这种观点是赵孟頫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说的,对于他这样一位已有大成的书法家,“结字”之法已是烂熟于心,书法作品的提高只需要在“用笔”上多下工夫。但对于书法是初学者,情况则截然不同。所以针对此观点,启功先生根据初学者的实际情况,敢于和权威“唱反调”,他在《论书绝句》里的一首诗写道:

“用笔何如结字难,纵横聚散最相关。

一从证得黄金率,顿觉全牛骨隙宽。”

意思是说,根据启功先生的实际经验,对于初学者,结字比用笔更为重要。启功先生认为,结字有规律可循的、掌握好了可得事半功倍之效。初学者掌握了“结字”的规律,就好比掌握了“黄金分割率”,书法学习如同“庖丁解牛”一般,已经是初窥门径了。诸如此类,启功先生对于书法www.simayi.net理论的观点结合了实际情况,从古人出发,又在古人的观点上有所创新。而他在讲述这些书法理论时,往往善于举例,把枯燥乏味的理论讲得生动活泼,颇有趣味。这让我即使是作为一个书法的门外汉,也能隐约感到一个慈祥老者亲切又略带“顽皮”的教诲。

说是“书法人生”,然而启功先生的一生的造诣却远不止在书法上。有人说“字如其人”。诚然,启功先生在书法创作上的“简”与他在涉世上的“淡”相得益彰。

启功先生少年艰苦,幼年失怙且家境中落,自北京汇文中学中途辍学后,发愤自学。后受业于陈援庵先生,成为辅仁中学的教员。及至抗战时期,启功先生又在陈垣校长的推介下来到辅仁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之后,启功先生又承担起了文物鉴定的重担。在之后的政治运动中,启功先生因为其“封建残余”的出身而受到迫害。但艰难的生活并没有磨灭掉启功先生积潇洒的人生态度。在他六十六岁之年,他回顾走过的人生,调侃而戏谑地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

这篇“墓志铭”里,启功先生高度概括了自己的前半生,看似轻描淡写,却体现了一代大师对于艰难困苦的洒脱。作者:李罗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