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谋攻篇——《孙子兵法》读后感1500字

谋攻篇——《孙子兵法》读后感1500字

【原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正文解】

通过前面三期的讲解,我们知道,孙子在进行战术谋划时始终坚持一个字——“全”,即做到“兵不战,城不攻,毁不久,皆以谋而屈敌”(梅尧臣语)。那么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具体的用兵之法又当如何呢?

孙子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在这里他讲了六种情况下的应对办法,很有现实指导意义,我们来一一分析。

“十则围之”:“十”是以十敌一,可以理解为己方兵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而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围”这种战术,虽然通常能够一举歼灭敌军,胜算在握,但对军力、阵形、地缘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按照杜牧的说法,要做到四面围攻,“必须去敌城稍远,占地既广,守备须严,若非兵多,则有缺漏”。因此,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己方在除了相对数量外其他各方面都不占明显优势的情况,可以充分利用数量优势。如果敌方军心涣散、将领愚笨,则“围”战大可不必。

“五则攻之”:这句颇为费解,因为“攻”字说的太模糊。依然是在其他条件都相当的情况下,如果己方军队数量只有对方的五倍,达不到“围”的要求,那应该怎么办呢?陈皞认为,“攻”是指攻城,我不太认可,毕竟本篇已经花了那么大篇幅讲攻城之害,这里再主张攻城便不合逻辑。杜佑认为,“攻”只是单纯的正面进攻,没有什么复杂的战略含义,这样虽然可以说得通,但似欠深度,毕竟当敌寡我众的时候,敌人通常以守为主,我方采取主动进攻策略是任何一个普通将领都可以想到的,何必在这里说?我们来看看曹操的解释,他说:“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奇正之辨”兵法中一个经典的命题,最早也是孙子提出来的。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见势篇),“正”就是常规进攻,“奇”就是出奇制胜,两者配合就是所谓的“惊前掩后,冲东击西”(张预语)。曹操在这里把“攻”作这样的解读,虽略嫌臆测,但颇有洞见,我们不妨采用。也就是说,要善于利用五倍的军力优势,其中五分之三的力量可以用来正面攻打,而其余的五分之二须留下备用,一方面作掩护,另一方面找准时机出奇制胜,杀他个措手不及。

“倍则分之”:这句同样有争议,争论焦点在于所分之兵如何运用。曹操依然用“正奇”论来解释,二倍于敌,则一正一奇,杜佑、张预、王皙都承此说,或设疑兵分离其军,或用前后夹击之法,可备一说。但杜牧、陈皞的解释同样有理,他们认为“奇正”之设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运用,没有必要非等人多势众的时候才用,因此当己方两倍于敌人时应当兵分两路,分别攻取敌人的要害或必救之地,让敌方被迫分散兵力,使其数量劣势充分暴露。

“敌则能战之”:孙子在这里加了一个“能”,语气有了微妙的变化,其目的是让用兵的人读后感到一阵心虚,因而可以翻译为“勉强能应战”。事实上,关于这个“能”字,不少注家都解释为“能者”,不光句法不通,而且显得孙子很啰嗦。在所有条件都势均力敌的情形下,拼的不再是事先的(www.simayi.net)战略谋划,而是战场上将士的心理素质以及应变能力,因而不论是设奇、设伏、鼓动士气、调整策略等等,都要格外谨慎,因为此时没有一种方法是绝对可靠的,可靠的只有在变幻莫测的战场上对双方战势的迅速把握,这是对一个将领的最大考验。

“少则能逃之”:敌众我寡时,风险最小的策略就是“高壁坚垒,勿与战也”。“逃”不要简单地理解为逃跑,而是暂时性的潜伏,因为“少”仅仅是就数量而言,还是有逆袭机会的,即便遇到敌人的强硬攻势,我们也可以尽全力牢牢守住以自保,但决不能暴露任何弱点,更不能仓促出兵应战。这种情况下,决胜的地点不在战场,而在两方将领的心中,比如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典型的心理博弈。

“不若则能避之”:和上句的“少”不同,“不若”是指在智勇、势力、交援等方面都不如。如遇这种情况,就不要再试图挣扎了,要尽快逃离现场,避开任何与敌人正面接触的可能。

上述六种情形,主要是就军队数量而言,强调了“量力而行”的重要性,该强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优势,该示弱的时候千万不要硬撑。所以孙子总结道:“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如果自身势单力薄还要坚持应战,最终只能落得被大敌所擒的命运,此所谓“既不能强,又不能弱,所以败也。”作者:先通斋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