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晓松奇谈》观后感1500字

《晓松奇谈》观后感1500字:

前天听到收音机播放《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老狼低沉沧桑的声音瞬间将我带到了曾经的青葱时代。高晓松善于讲故事,他写的歌词抓了日常的几个瞬间,却是击中了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地方。20多年过去了,这种青春的忧郁和迷茫还在发生在一代代青年身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同桌的你》《恋恋风尘》中表达的情感没有变,打动了无数人,可以说,是高晓松带领大陆的校园民谣到达了巅峰。

《晓松奇谈》是高晓松专门讲故事的书,讲的自然也是引人入胜,这本“人文卷”讲了五个部分的内容。

一是“乱世佳人”,讲了几个民国女神的结局,同样的历经波折,然而性格决定命运,有人坚韧乐观、随遇而安,安度晚年,有人敏感脆弱、愤世嫉俗,悲苦早逝,读来令人唏嘘不已。

二是“黄金大劫案“,讲述了一个送快递的故事。解放前7名交通员从中央苏区向上海的党中央运送黄金,前6名均安全回来,第7名离奇失踪,黄金也没有运到,上海党中央因此遭受巨大损失,该营救的没有营救,该治疗的没有治疗等等,于是严厉批评了中央苏区,时任中央苏区一把手的毛泽东也非常生气。18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毛泽东就下令重新彻查这件案子,破案的过程真是曲折,然而坚持努力终有收获,在几乎绝望的时候峰回路转,最终真相大白,坏人得到了惩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更稀奇的是,冷战期间,美国还曾用导弹送快递,送了3000封信,只不过这些信到达后还是做分拣,再由快递员一一去送,效率并不高,没有现代的信息传送速度快。

三是“张勋和他的北洋”,讲述了张勋复辟的来龙去脉。在高晓松眼里,张勋是个奇葩人物,“有道德没文明”,一生奉行忠孝礼义,对于民主、共和这些东西,完全抵触。在中国历史上,像段祺瑞、吴佩孚他们基本上算是反面人物吧,但他们确是崇尚忠孝节义,在日本人来了的时候,坚决不当汉奸。张勋对自己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出生的村里,全部都住上了由他出钱盖的大瓦房,他所在的县里,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学费,都由他来出。虽然性格暴戾,还是为家乡的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最后也是安享晚年,连葬礼都办的非常风光。

四是“禅让”,从禅让的角度,将中国历史分为华夏第一帝国和华夏第二帝国,这两个帝国都是通过一代代的禅让继承的。从汉朝到南北朝的陈朝,是第一帝国,汉献帝禅让给魏的曹丕,魏禅让给了晋,晋禅让给了宋,宋禅让给了齐,齐到梁到陈,都是禅让传承的。最后第一帝国被隋所灭,彻底结束。然后是第二帝国,从北魏开始到宋朝灭亡。北魏-北周-隋-唐-后梁-后唐-晋-汉-周-宋,都是禅让的,直到宋被蒙古人所灭。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禅让,大多是被迫禅让,唯一自愿禅让的是燕王哙,他特别想当圣贤,把王权禅让给一个自认为有才能的人,结果这事儿一完成,那人立即露出本来面目,囚禁了他,差点要了他的命。连尧舜禹也不是真心禅让的人,尧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舜把尧囚禁了,假装自己被禅让,禹是自己有了威望后直接把舜流放了。只是春秋时期就出现过36次弑君,所以孔子坚持说尧舜禹品格高尚,为了教育人们有礼、有德、有仁。

五是“胜利的阴影下”。这部分篇幅较长,讲了二战结束后很多遗留问题处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国对待战俘的态度。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却是对待战俘最好的一个国家,不仅没要赔款,还调动了全国80%的运输力量,花了100多亿元把战俘送走,战俘的待遇甚至还超过了中国军队本身。国共辽沈战役打的最激烈的时候,我军包围沈阳,国民党在自己尚有大批军队和军官没有逃走的情况下,愣是动用50架飞机把剩下的6000名日侨空运出去,送回了日本。八路军对待战俘的态度比国民党还要好,中国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军队杀害战俘的事件。我觉得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就喜欢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对国际上对我们的看法太重视了,特别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我们。这也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性格,积极点说,慷慨大度不计较,消极点儿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