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3000字:
孤独向来是个谜,伟大的作家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这一生命的母题。而卡森.麦卡勒斯无疑是一位佼佼者。这位22岁就因创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声名鹊起的作家一生坎坷,15岁误诊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年仅50去世,似乎只能用急景凋年来慨叹。
作品的底色往往和作者底色相融。这本书苍凉而迷乱,充斥着卡森.麦卡勒斯独特的生命体验。开篇即是主人公辛格和好友安东纳波罗斯的分离。两人皆是哑巴,他们一同居住,一同生活,虽然个性截然不同,却彼此珍惜。好景不长,安东纳生了一场大病,愈后性情大变,做出一些荒唐而惹人厌烦之事,甚至小偷小摸,最后被他的表哥送进了精神病院。辛格自此陷入了无尽的思念与孤独之中。
而后小说围绕着辛格的生活,小镇里各个人物纷纷登场。纽约咖啡馆的老板布兰农,喜欢莫扎特的米克及其一家,精通维修的流浪汉杰克,郁郁不得志的黑人医生科普兰……
每个人的孤独不同且不可消磨。杰克心怀理想,追求真理,身处底层却不甘,熟读马克思,范伯伦,疾世愤俗,内心火焰无处安放。正如他谈到“一个人自己心里明白,却无法让人理解”,也有无奈“怨恨是从贫穷开出的最珍贵的花朵”。
喜欢莫扎特的米克是一个庞大家庭的孩子,她热爱音乐,学着自己编曲,渴望拥有一架自己的钢琴。而她的生活没有给与她这样的条件,在这个偏远的小镇里,那些繁华和美丽都是奢求,身边围绕的尽是琐事。
热爱观察的人类的比夫是近乎异类的存在。开咖啡馆在他眼里倒并非是正事,反而是琐事。他身上有几近冷酷的气息,还有一个多病庸俗的妻子。
近乎奇迹的黑人医生科普兰在周围黑人中备受尊敬,他热爱真理,不信上帝,不满身边黑人的麻木不仁,希望他的同胞能够摆脱歧视压迫,但不被理解。渴望孩子培养成“合乎使命”的人,事与愿违,他的孩子恰恰成了最庸俗的人。
正是这些人物的交织,孤独交织成网笼罩在这个小镇上空。在阴暗的基调下,似乎辛格是唯一的光亮。在小镇人眼中,辛格平静,善于倾听给人以安慰。在我看来,辛格似乎变成了一种神秘的象征。黑塞作品《彷徨少年时》出现的德米安,是主角生命的引导者,具有神性,读后感www.simayi.net也是主角所寻求世界的守护人,文中主角向德米安寻求答案,将他视作爱人。诸君眼中的辛格。杰克向辛格请求认同,觉得他了解自己的思想全部;米克将辛格视作特殊,无处安放的孤独在他身上找到寄托;科普兰把辛格看做益友,为他的善心而倾倒。连小镇上不认识的居民都把辛格看做与众不同的人。他就恰如一面观世镜,所有人都能从他身上寻找到自己渴求的部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足以安慰人的,温和的,善良的人竟会因为无法忍受挚友离去而举枪自杀,让这场孤独的交响乐到了崩坏的边缘。
更荒诞的是,辛格身为一个哑巴,多数时候也无法完全理解诸人的话语和痛苦,只是善意的接纳。他在对安东纳的信中写道“他们都是大忙人。事实上,他们太忙了,根本不能为你描述清楚他们。我并不是说他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我是指他们心中有无数念头,所以无法平静下来。”在提到杰克时“他觉得我和他之间有个秘密,但我并不知道那个秘密是什么。”
德米安具有神性,所以从不迷茫,而辛格只是凡人。有趣的是,当杰克、米克、科普兰、比夫同时来到辛格房间时反而引起了剧烈的争吵。这似乎有些畸形,但或许如尼采所感叹“人性,太人性了。
孤独无解,换句说法即人生无解。最后,米克辍学成了一名售货员,再也寻不到心中乐曲,深感欺骗直到麻木。杰克没有寻求到支持者,反而杀死了人,抱着他的狂热逃离。科普兰患上肺痨,被迫离开小镇,从此要和他深感愤怒的亲属一同生活,而他那被锯掉双腿的儿子和他的姐姐还向上帝寻求恩赐。
看似旁观的咖啡馆主人比夫,与生前的妻子不和,两人无话可说,可当她死去,他竟也无话可说——不是没有爱,但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空虚。
作者如此残忍而又轻描淡写,小镇人各色的人生,零碎的片段,但却表达了一个共识:爱是一时的治愈,而孤独则是永恒的伴侣。
比夫和他夫人是死别,生前两人的心却远隔千里,无话可言。而辛格无比渴望与安东纳交流,渴求陪伴却未能得到,最后走上了死路。能言者不知何所言,莫能言者却渴求,一种悲剧性的啼笑皆非。主动者和被动者,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孩子和少女,老者和青年同样被孤独围剿。长的是孤独,长的也是人生。
孤独是个破坏分子,让人荒唐,让人心碎。身为凡人的我们也只能与之共存。人人共同,不论你是不是爱莫扎特,爱马克思,爱革命,是个哑巴,是个咖啡馆馆主。
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这是马尔克斯的话语。而作者卡森.麦卡勒斯拥有的是荒谬又深刻的人生所带来的孤独,恰如她笔下众生。我疑心她的灵魂都遗落于此,都是化身,于是冷酷,于是痛苦,于是空虚,恰如玻璃,一摔即碎。
有些文章批评她笔下某些人物明显的畸形和怪异,她则正面回应:人们对病态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一个作家只能说他的写作是内心的种子在潜意识中萌芽开花的过程。自然界不是不正常的,只有没有生命的东西才不正常。对作家来说,只要是脉搏跳动、能够活动、能够在房间行走的东西,不管它正在做什么,都是自然的和有人性的。
不论如何,这本书确实不留情面,书中千回百转,致死不休的孤独,恰如人生。与此同时,这本书不免让我想到了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切斯特,同样孤独的让人心碎。主角Lee一直在失去,自己的失误让他失去他的孩子,继而他的妻子离开了他。由于哥哥病故,他只好重回曼切斯特这个伤心之地照顾侄子。尽管他们有许多快乐的时刻,他还是想要带着侄子离开。而侄子却不能放下熟悉的一切,同时又渴望与母亲生活,很遗憾,侄子的母亲再嫁,见面只有无言,而lee与前妻试图重归于好,为她当时只顾自己的痛苦没有顾忌到他的感受而道歉,而Lee却早已无法原谅自己。
并没有能够重来的,可以挽回的人生。就像Lee最终回到了波士顿,没有久留,就像最后辛格举枪自杀,永远抛弃了那个迷乱的小镇。难道一切只能希冀于死亡或是逃离?死去长眠于地下,而活着的要么麻木,要么被欺骗,要么欺骗自己,要么空虚。
以《超脱》里的一段台词作结:人们彼此疏远,内心却支离破碎。每一天结束,也许你是常人中偏执又疯狂的那一个。你急于融入人群,因此又一次变成了随波逐流的群居者。为此你付出的代价,是一种长期的超脱的痛。不论幸是不幸,你的挣扎,无人能见,无人能懂。作者:宗丽玲
- 上一篇:《目送》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学生可以这样教育》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