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公》读后感800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数代人为这个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着。而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天下为公”又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打开了这本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从文明,历史,哲学,新技术等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索。本书也提出了许多新的名词,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本书对于社会主义道体本质的解释,作者认为,社会主义道体最核心的本质,便是平等与团结。最根本的平等在于,一切人本身都是有觉悟性的;而最根本的觉悟在于,体证一切人是平等的,这是一个相互交融的过程。这不是突然出现的概念,而是社会主义文明孕育出来的,是深深根治在国家文化基因里面的。从孔孟提出的平等观,到“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经济平等,“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乃至大同社会的终极目标,都是几千年来国家孜孜不倦的追求。
过去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解读,往往是从其制度,文化层面来进行剖析,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即社会主义道体中的人们对于平等是富有觉悟的,并且是生来的,而不是制度和权力所赋予的。在这个理论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做了许多不懈的努力。
随着近年社会的发展,我们也渐渐可以看到,民众越来越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且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与党的群众路线政策实施密不可分,“一切为了民众,是我们党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党通过群众路线收集信息,实现信息自下而上地传输,成为决策制定的关键环节,民众通过群众路线进行利益的维护和公民权力的实现,最终得以使得我国的政策实现惠民利民,实现了人民群众的平等需求,也极大促进了民主进程的发展。读后感·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政策,不只是为贫困人口带来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提高他们创造财富的能力,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也是一种平等吗
平等不是靠别人给予,而是与生俱来的觉悟这也如同北京大学潘维教授对社会主义的重新的界定:社会之上,以追求平等获得社会团结。中国社会主义目前仍在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断地探索与尝试,进行修正与改进,我相信,总有一天,那个“天下为公,是谓大同”的理想一定会实现!作者:翁宇阳
- 上一篇:《完整的成长》读后感1000字
- 下一篇:《骑着自行车环台湾岛》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