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宿命三国》读后感1000字

《宿命三国》读后感1000字:

大司马的新书《宿命三国》加印在即,奉上春水如蓝兄的读后感一篇。《宿命三国》解析出现三国时代的前因后果,实际上是以三国为切入点,考察从汉到唐的历史演变,恳请读者朋友们支持。

今人所撰历史题材类之书,最怕读的是谀墓恋尸般的评传或者童书漫画式的小说家言,学之既浅,识近于无,沽名钓誉,累己误人。

有看官说,读史当然要读典籍。然中国历史典籍之浩繁,于常人来说实在是不可胜读。即二十六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而言,使专家学者从垂髫童子读到须眉皆白,也未必能够尽殚。

然历史又不能不读。

因此,我们需要这样的书,一些能够为我们梳理史实,提供观点,解说因果的著作。夏曾佑、梁启超、岑仲勉、郭沫若、顾颉刚、陈寅恪、钱穆、李济、吕思勉、范文澜、唐长孺、田余庆等等史学大师的著作都是。

也许又有看官说,前辈高人,奥秘艰深,难以触摸。那好,今天在此为大家介绍一位每天可以直接打call的青年才俊——-桓大司马。

花了近一周时间,终于读完桓大司马的《宿命三国》,这个速度无论对我、还是对这部书来说,都是非常缓慢了,但又是必须的。一方面作者的识见和论断有着强力吸引,迫切地想一气读完;另一方面当中的新知新说,又需要花费时间补课,对相关的人物和史实做些必要的检索和辨析。于是,只好规定了自己的阅读进度,每天限读四十页。

书中,大司马兄选取了张角、刘协、伏寿、袁绍、贾诩、荀彧、鲁肃、陆逊、诸葛亮、李严等十位代表人物,全面剖析了汉末三国时期的君臣、地域之间的权益之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和历史演变。

从“宇宙秩序中的儒道同源”开篇,到“为时过早的总决战”的终结。在这部十九万余字的力作中,大司马兄除了对三国时期众多军政权谋的生动细致的解析,还运用了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上溯秦汉,下及隋唐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国家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层面的流变进行了纵向的比较,读后感www.simayi.net并联系日本幕府制度和世界文明史上的欧洲中世纪的“信仰的时代”,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嬗变递进与文化思想的对立纷争进行了横向的比较,清晰阐明了在这段历史期间,知识、信仰和强权暴力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汉祚之终,既终于朝,也终于野,既终于利益集团的争夺,也终于民心的向背。当一个王朝即将分崩离析的时候,其寻常固有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都已承载不了它的倒行逆施了,所有阶层都看不到希望,都要自保,于是,整个社会只有不断求变,在变化中达到新的平衡。

大司马兄孜孜于史学多年,其学已非止三国,平常所论中,可见其对整个上古史、中古史非常熟稔的。

然而,阅读之前我又有点担心。担心中文专业出身的大司马兄在这部著作上,会否因为过多顾及受众面,象那些信口胡诌、沿街叫卖的历史文学,在文字的生动与轻佻、思想的深刻细密与支离破碎、在史料的选取和鉴别上失去轻重和分寸,直到掩卷之余,才放下心来。

“鉴空衡平”,真乃史家做派。

圣人言:后生可畏。

以此书,观司马。信矣。作者:春水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