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读后感1500字:
我没看过《寻路中国》,听说那本书是何伟的“集大成”作。遇见《江城》是个意外,工作的地方有读书会,每四个月要去一次,我希望自己是有所得以后才分享出去。
何伟是个很有意思的美国人,关于他的人生经历网上都能搜到。看完以后我更愿意称他为何伟,而不是他的原名彼得·海斯勒。
很难说清楚《江城》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它看上去像一本回忆录,中间还掺杂一些旅行记录,何伟还会耗费一整章篇幅去描绘记忆中的某一个细节。《江城》在我看来更像一个记事本,里面有何伟在涪陵的所有记忆,少有为炫技而修剪,保持了文字上的粗糙感,反而特别珍贵。
当我短期内第二次阅读全书时,《江城》这本书再一次让我意识到它吸引我的地方---即便是个一直待在中国的人,何伟笔下的中国让我感觉到陌生。陌生不是因为我没在小城镇生活过,而是熟视无睹所带来的陌生。就算此刻我回到小城镇工作生活,当我看着周围的建筑、街道上的人群,一切都和之前没什么区别。所有的城镇都是一个城镇,都会有超市、写字楼、饭馆,甚至人们的表情也没什么不同,可以从他们的着装一眼就辨认出他们所处的阶层和从事的职业。我不会像何伟一样对一个中国的小城镇产生如此浓烈的兴趣,反而因为太过熟悉,让我难以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更不用说为发生在眼前的事投入感情,并得到感悟。何伟做到了。
一个外国人写一本在中国的记事本,本来就容易失败。要么写成充满异域风情的文章,满足本国人对东方的想象;要么恪守外来者的本分,不带任何情绪记录所见所闻。何伟避开了这两种可能,他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凭着淳朴天性和正直品格,让涪陵变成他的江城。所以他才能在中文版序的最后写上涪陵是他在中国的家乡。
而对于我这种去过无数小城镇的读者来说,何伟的描写依然激起了我对这座重庆小城的向往。准确地说,是对涪陵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兴趣。即便《江城》里明确告诉我,涪陵是一个长江边上的小城,早就因为城市化进程和过去大相庭径。对于被时代重压压得气喘吁吁的你我,何伟奇妙的地方在于他的写作会让我对自身的生活产生兴趣,并且在心理上重新和他人建立联系---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我更愿意和大家聊天。
这并非是因为书太有趣,何伟的叙述其实并不会让人感到轻松。无论是临毕业因流产而被开除的女学生,还是那个因为婚外恋意识到爱情却婚姻破碎的中年人,涪陵过去发生的事一点也不轻松。对此,你只能在看完叙述后感叹:没有办法。何伟的书能让人恢复一种很罕有的能力:关切。读后感www.simayi.net读者会对书里的人物产生关切之情,没有人会在读完以后感叹“涪陵原来是这样”,而是被何伟带入到那里的日日夜夜,看到他人流血的伤口,突然感觉到自己身上麻木的伤疤在跳动。
每一个读过《江城》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涪陵城里有个和自己非常相似的背影。但是,我们中很少有人能像何伟一样用键盘把时代变迁中的你我诚实的记录下来,不单单是某个个体的命运起伏,还有山川、农田、街道,作为一个整体记录下来。同时,何伟自始至终都在努力理解发生在眼前的事件,而不是求同存异,他的做法使得这本书具备一种温柔的力量。如同他不厌其烦描写长江水一样,有博大的包容,也有温柔的怜悯。因此,《江城》超越了是与否,喜欢或憎恨,让何伟如同一个土生土长的涪陵人一样,重新梳理自己在这座城市正经历着的生活。
我们都处于疲于奔命而无暇思考的状态,《江城》提供了一种彼此理解的可能。原本我们在对方的眼里不复存在,如同黑暗中看不见的面孔,无价值也无意义。但是《江城》让每一张面孔重新显现出来,我们因此能看到对方,感觉站在同一片土地上。如果有更多人愿意去读一下这本书,或许我们会更加宽容,也更加耐心。如同长江水一样,我们的面孔清晰可见。
最后补一句,译后记非常有趣,翻译者李雪顺先生是何伟在涪陵的好朋友。我看过很多译后记,少有翻译者能在作者的文字以外把自己的风格立起来,这篇做到了。
我想是时候把《寻路中国》也找来看看。作者:肥宁
-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600字
- 下一篇:小王子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