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对于鲁迅的认识,一直留在语文书上那简练而又死板的介绍中:“鲁迅,姓周,本名樟树,字豫才,后又名树人,坚持白话文,代表作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这些从小学就开始记住的文学常识,并没有让我感到鲁迅的人格魅力,只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鲁迅在文学史上很重要的印象。
俗话说“笔下的文字最能体现他的一切。”《朝花夕拾》作为他的代表作,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作品,更能感受他的所有。
惊叹于他对人物的把握和细致入微的描写;感叹于他对故人,对故乡的细腻情感;惊讶于他敢于改变,坚持白话的勇敢,欣喜于他对事物独特的见解与面对事物先出他人一步的敏感……一点一滴都在《朝花夕拾》中表现无疑。
对于大家当时都十分热衷的《24孝图》,他没有盲目追随,而是对于整个故事都点出他的荒谬,字字在理。长时间的流传,肯定有人发现它的不合理,但无人点破他的勇敢在此展露无遗。
他不但有着有什么说什么的男子气概,也有着不逊于女子的情感。对于父亲,他有小小的遗憾;对于阿长与山海经,他由误会,不喜到释然,祝福;对于藤野先生,他有着感激,感恩……
他有着鲜明的情感,如诗人的细腻;有着强烈的爱国,如革命者的刚烈;有着极好的文笔,如作家的善于表达。鲁迅集诗人,革命者,作家的身份于一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有正面的生死观,忧乐观,不愧为一代伟人!作者:蔡雨珊
《朝花夕拾》读后感600字: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可按理说对他最亲近的人——父亲,却每每几笔带过,这其中却给周树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和自责。
文中第一次提及父亲是在《五猖会》中。这时父亲给我和读者的印象应该是一个严父的形象,也是让我不满的形象,强迫小鲁迅背着他根本不能理解的《鉴略》,完全是一个封建古板的形象,磨灭了孩子宝贵的天性。但从另一个方面看,让鲁迅背书又何不是望子成龙?让鲁迅背完再玩又何不是一种理性的让步?
在文中对父亲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父亲的病》中,让我们看到了那些“谋财害命”的“名医”,那些封建守旧的市民,更看到了鲁迅是如何从满怀希望到最后眼睁睁看着父亲死去的痛苦。尤其是在其父死去的最后一刻给鲁迅留下的一生的自责。读后感·最后一刻是这样的:父亲的病更加严重了,躺在床上就剩几口气了,而我则在一旁看着。就在父亲即将咽下最后一口气安详的死去时,衍太太却对我说快喊父亲。我只好照做,父亲的面目狰狞了一瞬,抬起眼皮痛苦的看了我一眼。可我还是在喊父亲,使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处在痛苦之中。
父亲是一位好父亲,只是受当时封建社会的影响使鲁迅对他的父亲有一定不满,但我相信鲁迅一定是深爱着这么一位伟大的父亲的。作者:王鹏程
- 上一篇:《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400字
- 下一篇:阿长与山海经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