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500字:
开始看《安娜卡列尼娜》。这次的缘由是因为听喜马拉雅上的文学名著缩写演播节目,听到了音频。又想起以前上高中、上大学时都曾想过看一下这部作品——托尔斯泰的《复活》已经读过了,但《战争与和平》太长——所以就想读读这本《安娜·卡列尼娜》。现在终于如愿了,买了纸质书,开始看了。——这也可以看作是我的拖延症的一种表现吧。
这次的看书,是立体的看法。所谓立体的看法,就是将纸质书、电子书、音频广播、电影(多个版本)等各种艺术形式同步读、听、看。看一段书,利用跑步机上的时间听一段音频广播,再利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看一段电影,并把几个版本的电影进行比较观看。因此,这次看书的印象也比较深刻,看得虽然慢,感想却也比较多,收获应该比只看纸质书来得多一些。
这次买的纸质书,还是从网上买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丛书,草婴译的版本,2007年8月1版,上下两册平装本。
先说一下书的开头一句话吧。不是全书题记的一句话“伸冤在我,我必报应”,而是正文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有些新的版本译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相比较来看,草婴的译法注重了上下句的对称,句式整齐,节奏统一,有一种和谐规整之美。新版的译法则比较通俗,比较口语化一些,而且说得更细致一些,降低了理解的成本。还有一点,字数更多,稿费更多,呵呵。
再说这句话的内涵。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对立统一的。幸福的家庭都相似,这是共性,也就是普遍性。不幸的家庭各不同,这是个性,也就是特殊性。从现实的生活中来看,幸福的家庭应该有这么几个共同点:和睦,互相理解,互助,亲密,关爱,宽容。不幸的家庭确实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有的是因为意外灾祸,有的是因为疾病与伤痛,有的是因为背叛与猜忌,有的是因为贪婪与吝啬,有的是因为无知,有的是因为懒惰,有的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可见,文豪之所以成为文豪,就是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而用一句简单的话语进行概括,而我等凡夫俗子却要用一大段话,啰里啰嗦却还没有把话说全说清——这就是差距啊!
然后谈一下奥勃朗斯基(以下简称其小名斯基华)的外遇。斯基华的外遇对象是自己家孩子的家庭教师。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这种事情迟早会被发现的。即使妻子陶丽是一个多么愚笨、多么真诚、多么善良的妇人,她也会有女人的直觉,对这种事情她一定会发现的。读后感·事情败露之后,小说里写斯基华还在早上醒来时照例去拿帽子——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睡在沙发上而不是妻子的床上,写他自己吃完早餐喝完咖啡后满足地打了个饱嗝并露出了微笑,写他照例去办公并和同事们——多数是下属们谈笑,这些都让我们看出他是那种心比较宽——这是一种好听的说法——的人,其实质是一个没心没肺、处事毫无原则的人。但从他后悔的种种表现上,我们也还知道他并非不可救药,至少他想请求妻子的原谅,想保存一个完整的家,并且为此还搬来了救兵——他的妹妹,全书的主角——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当然安娜的到来帮了他的大忙,是她的一席话让陶丽原谅了丈夫。
斯基华的外遇事件作为全书的开头,我想是托翁的刻意安排吧。这件事引出了不少人物,也让每个人初步展示了各自的性格特征,而且斯基华也是安娜与伏伦斯基见面的重要原因——这种由次要人物先出场再引出主角的写法好像很为文学大家所喜爱——曹雪芹不也是让刘姥姥进荣国府去牵出了全书的主要人物吗?作者:欣年
- 上一篇:《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800字
- 下一篇:《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