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聪明教学7原理》读后感

《聪明教学7原理》读后感

本月的共读书是《聪明教学7原理》,对于非师范毕业的我而言,无疑是生涩的大部头。拿到手先粗略的翻了一下,觉得比平常习惯读的书本类型都要艰涩难懂不少——不习惯的语境体系下,难以有充足的迁移。但是也让我在未读书前,就有了一些警醒——希望在教育路上走得更远的我,确实缺少了很多必备的专业素养。

在读书以前,我比较习惯对照书名和目录先进行自我提问,思考回答以及再次提问后,再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书籍的目录是精炼的、我们常思考、尝试和摸索的问题,只是更直指核心的提了出来。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有个思考在脑海中盘旋不去——在我的班级几年后,即使有家长的参与,又是否能有大事件分析苏轼这样水准的教育成果?我想我在这本书找到了一二答案。

首先是存疑,这是噱头,还是教育的发展?家长的过多参与,是否让这个成果华而不实?

最开始,是一个学生的蜕变给我了思考。在某一次的升旗仪式中,校长邀请了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进行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的朗诵;孩子略显幼稚的表演我们都没放在心上;可是三个星期后,这个孩子又一次登台进行了《沁园春·雪》的朗诵,无论是朗诵效果还是台风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事后,和校长讨论这件事的时候,也提到了清华附小的这个教育现象,校长说过多参与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本来就是超越他们年龄的事情,可是对这些孩子们来说,难得的是这个参与的过程,这个见过“世面”的经历。

紧接着,这个思考又在我们一年级期末游艺性测评得到了肯定——经过期中的拼音嘉年华,到了期末这次的游艺性测评,学生们远比我们以为的要文明有序,动作迅速!

这是我在事情中的发现与思考,然而还缺了灵犀一笔整理成文,但是看到这本书,觉得处处都在给我点上这灵犀一笔!

1.已有知识如何影响他们学习?→清晰的说明知识的适用条件和情境;抽象的原理用具象的例子和情境呈现;类比注意异同;凸显适当联想。语文学科的学习,主要是阅读的“语”,和下笔的“文”。然而有限的课堂和文本往往不够支撑孩子们的语感有个大跨越,语文的学习越往高走,越变成了死记硬背和一种玄学。是老师给的习题模板不对么?或者参考书列举的答题思路不对?都不是。很多老师会说,是阅读太少;我想加上两个字:是有效阅读太少。发下阅读题的书目去读书,这是习题训练;发下课外阅读指定书名去撒网阅读,这是低效阅读。然而在我目所能及的范围内,大部分老师都是这种形式。而群文阅读还在艰难的摸索中。

怎样才是有效阅读?①情境相关②主题相似③阅读技巧相近④情感核心有联系

①情境相关:《月光曲》与《约翰克里斯多夫》及古诗对歌舞的延展。

②主题相似:苏轼大数据分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对比;父亲母亲对比阅读;。

③阅读技巧相近:《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一类的对比阅读;

④情感核心有联系:如《伯牙绝弦》,以知己友谊为主题,可以发散为古今中外的知己类比;乡愁主题的诗歌散文。

→自我调整:本学期我要尝试单元打包教学。并尝试几个其他年级的单元打包。印象最深的其实是六上的鲁迅单元,可惜已经错过了。

2.知识组织方式的影响:

学科有其内在的逻辑,但逻辑和结构也有其迁移的价值。最典型的两个例子是柳比歇夫和斯科特杨。我观察到二者在强调内在逻辑的迁移时,也强调了大量的基础知识的积累。书中提到关联的本质,其实也有提到大量积累的必要。斯科特杨的例子,是把每个人的知识结构比作路,高速公路和泥泞小路哪个更适用于高效学习这不言而喻。我们的俗语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读诗也会吟”。孩子们早期可做的积累和潜力,远比我们以为的还要大。即便一时见不到效果,也会在日后彰显威力。

书中提到的概念图,我想思维导图是特别好的工具。然而对一年级的孩子还太遥远,我想试着用最简单的问题试着带他们去理解什么是“方面”。

→自我调整:本学期进行全面积累;每周英语动画片1次,数独2次,庄子故事和成语故事各一次,每日成语积累,做全员书法。

3.激励因素:

①价值:成就价值(完成任务或实现目标获得的满足感);内在价值(非特定任务,仅因从事任务而获得满足感);工具性价值(如奖励)。价值的来源是多源的,我有了隐约的感觉,所以断然地放弃了一年级惯用的贴纸奖励法——我不希望他们的追求目标偏移到了奖励,百家笔记网(m.simayi.net)我希望他们的目标是自我的进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向自己强调要用“虚”而“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们,尽量避免“写实”——比如我希望课堂上你们眼睛里都有星星;我希望你们有一三班特殊的精气神……而实践证明,这一类的鼓励最优的集中在他们对自我状态的关注上,而较少的在外在的反馈上。正因为如此,我才反复思考苏轼大数据分析的可行性——而挑战一个全新的任务体系,对孩子们而言更难得的确实是一种人生的经历。那么平常我的教学还可以注意什么呢?给自己留个问号。

②预期:预期和归因我倾向于放在一起,书本上也是如此。然而要补充的一点是“其进锐者其退速”,也如同微习惯强调的,启动的力气要小,反而有惊喜。我们应该把这样一种自我审视的思维传递给学生:a.合理归因,不要逃避失败,应该引导期待成功(参见苏轼大数据分析过程中学生的变化)。b合理预期,逐步提高,不要一开始发力过猛。C.适度的挑战阶梯,并设定细致的评定。

4.练习和反馈

①练习:目标明确,任务量累积,难度阶梯,第三点尤为重要。

②反馈:频率适当,点明努力方向,提供目标范例,提示避免要素,运用同伴反馈。

eg:寒假时的打卡练字无意中运用到了这几点,感觉参与的孩子都明显进步了,而且兴趣更浓厚了,还主动要求学书法。

补充:在《习惯的力量》这一类的书中,反复强调了一个问题:大脑倾向于期待多巴胺奖励,同时更重要的是倾向于遗忘痛苦!(所以我英语进步最快的时期是看英文文学原著因为热爱文学,宁愿不停查字典都要读完乃至背下来;而后期按任务背单词后反而越来越差了,太痛苦了!)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让孩子联系痛苦,以至于厌学。

书中可以注意展开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我不一一赘述了,如果我们希望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孩子,我们需要改变的理念还很多,要做的反思和调整更多!文/张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