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正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先说阅读的感觉,这本书读起来好像不太像小说,它好像不是用情节来吸引你读下去,而是用文字或者文字营造的氛围。

这本书的文字很有特点。书里经常有大段大段的描述性文字,这样的文字,给人一种沉稳、安静的感觉。这本书的开头是“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是不是在模仿或致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呢?“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样的文字书中非常普遍。还有一处文字印象深刻:“白天,医院是一座纵横交错的走廊组成的迷宫,荧光灯在人们头顶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弄得人迷迷糊糊。我弄清楚了它的结构,知道东楼电梯那颗四楼的按钮不会亮,明白同一层的男厕的门卡住了,你得用肩膀去顶才能把它打开。”

这本书的中文翻译也是非常的出彩。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流畅,没有生硬、翻译而来的感觉。印象最深的一处译文,“一座遭受祝融之灾的小村落”,译者没有直译为“火灾”,因为不是普通的火灾,而是被战火焚毁、蹂躏。足见译者李继宏的文字功底和传统文化底蕴。(祝融是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后人尊为火神。中国古代称火灾为祝融之灾,称水灾为共工之祸。)

这本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男孩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随父亲逃往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阿米尔再度踏上暌违二十多年的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的噩梦再度重演。阿米尔鼓起勇气回到了故乡,在满目苍夷和被塔利班统治的残酷现实中,他第一次像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通过赎罪般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就像译者在后记里所说:“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

伽兹(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父亲),一个完美的男人形象,“非同寻常的阿富汗父亲(直到书的后半段,有些剧情反转)。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热心公益,建造恤孤院,关键时刻为了他人挺身而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绝不退缩。他是“依照自己规则生活的自由人士,他总是先看社会规范是否入情入理,才决定遵从还是拒绝”,他不盲从于宗教教义。他清楚的知道(也是他的内心信条)“罪行只有一种,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其他罪行都是盗窃的变种”“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了一条性命,你偷走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了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可是这样一个“绝不妥协”的一个男人,面对世俗和现实,为了他的名誉,他却偷走了别人“非常神圣的东西”:别人的知情的权利、别人的尊严。他也为此痛苦余生、深切自责,同时也开始了他自我救赎之路:行善,将负疚变成善行。

不过,在自我救赎这条路上,阿米尔超越了他的爸爸,直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刻,他的爸爸都没有勇气说出他心中的秘密。阿米尔不想这样,所以他走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为什么说谎?童年的阿米尔说慌,是因为恐惧,恐惧比他强大的阿塞夫的武力,更恐惧失去父亲的爱。可伽兹,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不惧与黑熊搏斗、不惧枪口的男人,为什么也说谎呢?也许他也恐惧,恐惧失去他拥有的名誉、地位吧。

为什么不能说谎?因为说谎也许能够得到一时想要的东西,但那种心理的压力和内疚也许会埋在心里很长时间,甚至就像阿米尔,“终此一生,背负着这个谎言”。

阿米尔的妻子索拉雅在订婚前,向阿米尔坦白年轻时做的一些不光彩的事情,“我想告诉你一些事情。一些你必须事先知道的事情……”“我不想我们一开始就有秘密,而且我宁愿亲口告诉你……”索拉雅把她的秘密说出来了,将往事抛在了后面,心里得到了解脱。这种感觉让阿米尔妒忌。读后感m.simayi.net就像阿米尔的爸爸所说的,“被真相伤害总比被谎言安慰好”。当阿米尔的赎罪之旅,被打的体无完肤、多处骨折、脾脏破裂时,却哈哈大笑,抑制不住的不停的笑。因为他痊愈了,心病已愈。这个时候他能够宽恕自己,他为之前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阿富汗这个国家,可谓是多灾多难,“这个国度不再有仁慈,杀戮无从避免”“恐惧无所不在”“也许它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战争把父亲变成阿富汗的稀缺物品”“阿富汗有很多儿童,但没有童年”……每一句读来,都让人心生悲悯。为什么会这样呢?宗教问题、民族问题、国际政治问题?真是说不明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幸庆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度,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免于无处不在的恐惧和伤害。

书中的一个情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阿米尔重回故乡喀布尔,司机法里德的哥哥瓦希德倾其所有“盛情”招待,给阿米尔和法里德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蔬菜汤,还有两片面包。吃的时候,阿米尔看到瓦希德的三个儿子不时偷偷看着他的电子手表,眼神一直不曾离开。饭后阿米尔执意把电子表送给了瓦希德的小儿子,骄傲地说,这块电子表“可以告诉你世界任何城市的时间”,三个孩子将手表传来传去,轮流试戴。但很快他们就不感兴趣了,将手表扔在了草席上。

晚上夜深人静,阿米尔一个人站在户外,偷听到了瓦希德与妻子的交谈:“……没有什么留给孩子吃的了。”“我们是很饿,但我们不是野蛮人!他是客人!……”“……明天去找些东西……我拿什么来养……”这个时候,阿米尔才明白,为什么那些男孩对手表毫无兴趣了,因为他们当时根本就不是在看着手表,他们看着的是食物。

我们不曾忍受饥饿,怎知饥饿之苦?你真的知道别人的需求吗?值得我们深思。作者:践行